此前看过《美丽心灵》,影片讲述的是男主克服精神分裂并获得诺贝尔数学奖的故事。电影结局有路人问男主:“这些年,他们还会出现吗?”男主:“依然存在。”路人:“那你是怎样应对的?”男主:“不理他。”
在这里我想说的是,精神分裂属于幻觉,可通过强大的意志力来区分现实与虚幻,从而避免困扰。而负面情绪却会带来实质性困扰,有些负面情绪是很难消除的,因为负面情绪也是能量的一种。“能量既不会凭空产生,也不会凭空消失,它只会从一种形式转化为另一种形式,或者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其他物体。在转化和转移过程中,能量的总量保持不变。”——能量守恒定律
负面情绪,其实就是一种能量。这种能量不会凭空消失,之所以人的情绪会慢慢好转,其代价,是通过身心的损耗来达成的。它看似消失了,其实消磨的是自己的精气神。长此以往,有损命魂。这种能量,可摧毁人的意志,让人变得行尸走肉般。当想明白这一点后,我整理所学,结合科学与玄学,历经千百次的尝试,耗费了近6年时间,从有理论,到通过各种尝试,慢慢具备雏形,直至如今的彻底圆满,我终于成功了,我终于找到了负面情绪的转移之法。负面情绪的产生,我杜绝不了,但我能想到办法让它尽可能变弱,从而降低对人的影响,甚至是受益。负面情绪对人伤害极大,但如果能将它转化为益能,就不一样了。很疯狂的想法对吗?我不光敢想,而且敢做。只因不堪其扰,所以自救。我生如蝼蚁,若天要亡我,我也有破天的勇气。虽蝼蚁之力,亦敢与天争。但凡事有利就有弊,只是这种做法会抹杀情感,所谓:无“眼耳鼻舌身意,”无“色声香味触法。”最终会让人变得越来越理智和淡漠,好处就是能减少负面情绪对人的危害。若全心投入进去,则可化害为利。就好比洪水,控制不好它能淹没大地,但善加利用,它就能发电造福人类,一样的道理。“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世间万物对立,有得就有失。只需做到:“利从近取,害以远隔。两利相权从其重,两害相权取其轻。”
谈及此事,就不得不提起她。她离开,距今11年。
2013年~2017年,我都是浑浑噩噩的活着,每当想起她,我会难过几天,然后将她埋藏在心底。但过几天又会想起她,再难过几天,再埋藏,周而复始。
2018年,我明显感觉得到身体状况大不如前,整日病恹恹,在血气方刚的年纪居然感觉到生命力的缓缓流逝,冥冥中我仿佛明白了,纳兰容若为什么会在30多岁夭折。但我求生意志极强,我知道自己不能再这样下去,于是开始想办法来抵抗。也就是这一年,我初次萌生想法,要消灭这种负面情绪,但经过各种尝试,无功。
2019年,身体状况急转直下,但依旧毫无办法,只能任由生命力缓缓流逝,养病半年。
2020年,世有大疫,居家隔离。百无聊赖中开始学写古诗词,并将情感寄托于文字,希望以此来淡化郁结,没想到越写越伤。最终情绪一点都不见好转,反倒是放不下写作了。这一年,有次做梦梦到她了,醒来后痛哭一场,这是我平生第一次为一个女人哭,然后靠着枕头,坐到了天亮。
2021年,奔波忙碌,心境有些许好转。仍然会梦到她,人也变的越来越爱哭,有时想着想着就会落泪,但我依然在尝试抵抗负面情绪,依然在找寻方法。
2022年,我尽可能的让自己忙起来,不去想,但对于负面情绪依旧束手无策。有次极度悲恸之下,伤及肺腑,连呼吸的时候胸腔都会疼,咳出来的体液是鲜红色的,我知道那是脏器受伤后流出来的血液。
2023年,各方面慢慢开始有起色,只是有时依然会梦到她。在梦里,潜意识清楚的知道彼此早已分开,每次梦里无话,人却在流泪,然后哭着哭着就会醒来,醒来发现早已是泪流满面。每次从梦里难过的哭醒后,人就会一整天不舒服,那种不舒服,我不想再次尝试,生不如死。也就是这一年,我心生感应,知道如此下去,我的寿命,最多还有10年左右,我不想坐以待毙。最终,也就是在这一年,机缘巧合之下,我找到了办法来抵抗负面情绪。我终于知道该怎样去消除负面情绪,而不是让负面情绪来消耗身心,我要负面情绪所产生的能量,为我所用,让我受益。
我终于成功了,成功了。为此,我一共花费了近6年时间。从此,我给自己命名为“不破”。在此文中,我不会说出这个方法,这是我自己的路,并不一定适用于别人。即使适用,也大都理解不了,坚持不了,人各有命。
我有位文友,文笔挺不错,生前与我有酬作。此人擅长调,文章连贯,气脉完整。论在写作上的勤奋,我不如他。他是甘肃人氏,为某机关干部,清闲而安逸。少时与一女子相恋,女方因父母反对,自杀。后来他娶妻生子,家庭美满,事业有成,但一直郁郁寡欢,40多岁就撒手人寰,就在今年……40岁正值壮年,可悲,可叹……人生至苦,惟情难胜。古往今来,不知多少痴儿怨女,多少惊才绝艳之辈,皆因一情字而苦苦沉沦,英年早逝。本人此举,可谓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今天,我平静的记录这些往事,无悲无喜。只因,这个时刻,值得被记录。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