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haomeiwen.com/i3132323/54f2815f25731b8d.png)
拜新冠疫情所赐,居家洗碗的频率大增,几乎每天都洗,渐渐就有了怎么洗的又好又快的想法。
试着借用思维导图来帮助思考,用5W2H的角度聊聊洗碗这个事,哈哈。
1、啥是洗碗?
毋庸置疑,就是洗餐具、厨具,还有清洁工具本身。有些人还会顺便把厨房摸一把。
工作要求,粗略一点,就是干净。我的理解,没水叫干,没污垢叫净,是为干净。
2、为啥要洗?
哈哈,这个通常是偷懒的借口,我们聊点正经的。无非是下顿要用,看着清爽些。
不过洗的次数多了后,会略有感悟,洗碗似乎也不仅仅是洗碗那么简单,实际上洗碗也是修炼心性的手段。
很多人不情不愿地洗,一边洗一边抱怨,这个洗碗就会很糟糕,几乎是受罪。
高手会赋予意义,历事练心对镜修行,一边洗碗,一边洗心。
佛家有个扫地的偈子,据说是佛陀的弟子讲的。这个弟子非常愚笨,佛陀给他的修行法门很简单,就是让他一边扫地一边念叨扫地这事。
后来这个弟子大彻大悟,说了这首有名的偈子。
扫地扫地扫心地,心地不扫空扫地;人人若把心地扫,无明烦恼皆远离。
日本有个企业家,叫键山秀三郎,他在经营企业的时候遇到困难,无计可施,只好通过打扫公司的方式来解压想办法。
这样扫了二十年后,员工慢慢地跟着扫。后来他发现,员工跟着扫地之后,整个公司的氛围和精神状态都变了,企业越做越大,越做越好;后来很多别的公司的人都过来学习打扫。
又过了十年,创立了扫除道,成立了“日本清扫学习会”,专门推广扫除道,然后逐渐普及到全日本。
稻盛和夫说有四个人对自己影响最深,其中之一,便是这位键山秀三郎。
键山秀三郎有一句名言,把打扫提高到一个至高无上的地步:
百术不如一清!
就是企业经营中,什么技术什么理论都比不上清扫!!
(这个案例,可以参看樊登读书会的《扫除道》这本书,1303万的播放量,4261条留言,很多人流泪听完。点击阅读原文可以听听)
![](https://img.haomeiwen.com/i3132323/8b119b90e77c9085.png)
3、who?when?where?
谁来洗?不是人洗,就是机器洗。不是丈夫洗,就是妻子洗。很可以让小朋友也参与洗碗的,这是个不错的教育载体。
啥时洗?从时间管理的角度来讲,应该把吃饭和洗碗当成一个事情来完成。吃完马上就洗,效率最高,时间最节省。
吃完之后,放段时间再洗,不仅更加增加了清洗难度,更重要的是增加了心理成本。
在哪洗?厨房呀。
4、怎么洗?
单个碗,基本上三步就搞定了:洗、冲、擦。
有油的盘子,在洗前增加刮这一步,用纸巾先把油擦干净再洗,会清爽很多。
一般一顿饭,都有好多碗筷盘子还有锅电饭煲啥的,这个时候得有策略,不能啥都放在洗碗槽里一起洗。
我总结了三个原则,自己实践,感觉挺好,哈哈:
原则一:先无油再有油。
先单独把无油的清晰完毕,再洗有油的。不能把有油和无油的混在一起洗,这样无油的也污染了,增加了洗的成本。
原则二:先餐具再厨具。
把碗筷这些都洗完了,再洗炒菜锅、电饭锅这些。
原则三:先大后小。
洗碗的时候,可以先把砧板刀具这些大的碍事的先清晰掉,立马整洁很多,很有成就感。再洗大碗、小碗、勺子、筷子。整洁有序,感觉很好。
这三个原则是我自己编的,估计你不知道,哈哈。
好多顿的情况下,如何洗碗?
实际上也一样,一顿一顿洗吧。
我观察过,有两种人。
一种人,一边烧菜一边洗碗,典型代表是我,一边烧菜,趁着空闲收拾。菜烧完,砧板刀具基本上都洗好了,油烟啥的也都归位了,吃完后再把碗洗掉就好,厨房里比较整洁。
另一种人,全部烧完吃完后再洗,啥东西都先放着,厨房跟打过战似的,咋一看让人退避三舍。
我推崇第一种,边烧边洗。
5、how much?
我感觉自己洗的还是比较干净的,一般二三十分钟。
得考虑两个问题,一,如何又好又快洗碗,讲究效率和质量;二,如何节水?
网络上有个家伙,两碗水就把一大堆碗洗了,虽然有点矫情,确实比较厉害。从资源节约的角度讲,应该提倡的。
实际上,还要考虑下垃圾分类问题,厨余垃圾可是一大块呀,基本原则就是将丢弃的垃圾减至最少。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