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制菜越来越多被讨论,其实像我们过去经常光顾的连锁餐厅,基本上都是预制菜。像吉野家、吉食客、肯德基、麦当劳等等,都是预制好,用调料腌制好,用户点餐时用高频微波炉加热即可。我接触过为品牌连锁餐饮店做预制菜的工厂,车间非常干净卫生,食材都是指定的供应商,比如大蒜、大葱、白菜、大枣、大米等等所有东西都有指定产地,供货要求极其严格,操作工人全副武装,在净化车间里按照流程规程操作,多少米、多少肉、多少片蔬菜,放多少料汁,如何封装,都严格按认证标准执行。咱们食客应该放心食品卫生和安全问题。
但现在我们生活里的好多方方面面,是不是也被预制了呢?比如手机APP里的视频软件,阅读软件。你想看的电影,可以三五分钟,最多十几分钟给你讲完,你是方便了,但那是你自己的理解吗,是自己完整看完的感受吗?还有每天听本书,用十几分钟或半个小时给你讲完一本书,你得到的不是自己的阅读感想,没有体会到阅读的乐趣,得到的只是拆骨去肉,嚼完了塞进你嘴里的东西。诸如此类不胜枚举,我们仅仅在讨论预制菜,没有新鲜的味道,失去了家常的味道,但我们正在经历的,享用的岂止是预制菜,是活在整个预制体系中。
对于日常文化生活中的阅读,赏艺,旅游,本质上是亲身感受,是深入思考,是丰富审美,是提升认知。而当他们被预制,与我们对话的就从作者,艺术家,人文景致变成了预制品的提供者,所收获的精神内涵就谬之千里,甚至造成误导误解。
当你在享受预制文化的时候,你还有自己的解读吗,制作者是否精挑细选,是否喧宾夺主,是否添加剂太多让你迷离,我们还是清醒独立的自己吗?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