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少在电影院看战争片。一来是那血肉横飞的画面让人不适,二来是电视剧千篇一律,已经使人麻木,三来嘛,战争的残酷,电影并不能诠释万分之一,看来看去,怎么看都觉得假。
这次突然心血来潮,带儿子去看了电影《八佰》。儿子痴迷当兵梦,常把长大了要当兵报效国家挂在嘴边。他年纪小,并不能真正理解军人意义。在我看来,玩性比较重。只不过是喜欢摸摸枪,穿穿军装,装装酷罢了。
为了能好好给他上一堂课,我就买了两张电影票,带他到电影院去,好好感受一番。果然,大人都是在看戏,小孩看的永远是零食。观影完问他有何感爱,除了记得飞机大炮机关枪,别的一窍不通。倒是我,在电影院里,感动了好几次,湿了两张纸巾。
由于电影全程在用方言说话,我听得是一知半解。再加上画面比较黑暗,主要是在仓库里发生的事,再不就是在夜晚,所以看得不太清楚。但是,里面的人物,给我的冲击非常大。而且里面有些台词,也同样击中了我的心。
电影剧情紧凑,短短几日,便将人性自私、灰暗的一面显现出来。特别是看到隔江对面的殖民地里,人们麻木地观望着对岸的战斗时,心中特别难受。古诗中的那句“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倒是很贴切。影片当中,军人语重心长地说:“那边是天堂,这边便是地狱!”一脉相联,对面的人,怎能隔岸观火,无动于衷呢?
“这个民族病了!”又是一句掷地有声的话。被战争磨去了该有的血性,变得懦弱、胆小。害怕反抗,害怕失去生命,从而选择了妥协。几个逃兵,反反复复地逃,只想保住自己的性命。每个人都有自己想要去珍惜的东西。在战火面前,所有的东西都显得那么的苍白无力。
当看到敌人开着先进的战车和挖掘机过来,那些士兵排着队,用血肉之躯,挂满炸弹,从楼上一跃而下,顿时粉身碎骨时,我的眼泪哗哗直流,忍也忍不住。当他们每天都在为自己砌坟墓,随时准备牺牲,交待遗言时,眼睛又忍不住湿润起来。
那种困境,不经历的人,如何能体会?“宁愿死,不退让;宁愿死,不投降。”“我不想死,但总有人会死。”“等我死了,你替我。”一句句发自肺腑的声音,视死如归的勇气,让他们创下一次次奇迹,坚守了下来。电影当中升旗的那个桥断,一个个壮士用血肉之躯将旗帜护下,让心中的那面旗帜没有再次倒下,震憾非常。
在我眼中,那面旗帜,犹如这个国家的灵魂,当旗帜高高升起时,对岸的人全都驻足观望,敬礼。正是有了军人的血性,才唤醒了更多在装睡的人。果然,抗日的热情被点燃了。电影里说“这些民众,也会作为种子去叫醒更多的人。”的确说得不错。
电影的结局有一句话:“你们的任务,就是活着!”在那样的情况下,能活着,是一件多么奢侈的事。但是,剩下的人,也没有退缩,勇往直前。
活着的人,好日子得来不易。居安思危,思考未来,和平年代的我们,请不要忘记了那些曾经牺牲的人,战争,并没有远离。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