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完这篇文章,引发了一个思考,是什么原因让有人在受到责骂时不认为自己受到了伤害?而有人却认为自己受到了很大伤害呢?怎么诠释至亲关系里的伤害呢?
我把阮胤华老师爱的语言学习群里的探讨摘抄过来:
有人问宋杨,“敬”心如何升起?如何培养?
宋杨回答:“敬”的升起主要有三点:
1.目标明确,信念坚定。
从小到大,不管家里有什么事,母亲总是一马当先,母亲眼里心里全是我们,为了我们母亲甘愿付出所有。我一直觉得母亲了不起,我深爱着我的母亲。即使她常骂我,我也常会想念她牵挂她心疼她。只是母亲的辱骂和让我愧疚的方式,我受不了。
我很明确自己想和母亲好,想要母亲好,不想再挨骂。我试过很多方法,屡败屡战。
2.老师和朋友们的倾情陪伴,让情绪得以疏导。
几年来我一直在处理和母亲的关系,之前也做过心理咨询,可是会感觉被引入“我受到了伤害”,这与我的价值观有点冲突,我不认可“伤害”,这两个字让我为母亲隐隐作痛。
在读书会上,我认真的取“经”,投入到每个人的小故事里,常常被触动流下眼泪。田福老师和朋友们一路用心陪伴着我,不嫌弃不轻视。就是这片被看见、接纳和理解的田野,让我的心开始了丰盈和饱满。
3.”爱的语言“共读浸泡,爱敬心的种子已种下。
每周一次的读书会,我几乎未缺席,爱敬心在嘴里反复咀嚼着,在心里扎下了根。那句“你敬了吗”电光火石蹦出来,看似偶然实则必然。庆幸的是,我收到了,接住了,也去做了。那一刻我停止抗拒,我大口吸气,全身心接收着母亲的气息,体会着母亲的情绪,感受着母亲的需要。我听懂了母亲,爱敬心发芽了。
后来,一切水到渠成。本来就有爱,而每一次的敬,都会让我看见母亲的好,一次次夯实,一次次感动,进入了良性循环。还有一种认祖归宗的感受,母亲的恩情在我心里越来越充盈。
神奇的是,我突然感觉自己有了和家人和谐相处的智慧。母亲和我妹是强强对抗的模式,情绪上来是雷雨交加。如今的我竟然可以让这个家云开霾散。我已从躲在墙角哭泣的小孩开始长大。
阮胤华老师点评:天下无不是的父母,与其说价值观,不如说是情!
到这里,我并没有明白老师说的这个价值观和情之间的联系和差别。于是我问:“是什么原因让有人不接受自己受到了伤害?而有人却认为自己受到了很大伤害呢?那这种关系里到底有没有伤害呢?是对自己的伤害释怀了?还是用非暴力沟通去探究后找到需要?还是没有看到呢? 这一部分我猜是很多人卡壳在这里的一个因素!想要探究一下!”
田福老师回复:
“瞽叟三番五次要往死里害儿子,但舜“欲杀,不可得;即求,常在侧”。
舜到底有没有伤害儿子呢?
舜有没有觉得自己被父亲伤害了呢?还是最后将父亲对自己的伤害释怀啦?
舜自己清楚自己心底深处的愿望吗?
“天下无不是的父母”,是一句价值观的表达呢?还是一种“情”的流露?”
我瞬间清晰起来,“老师,是舜将关注点放在了自己的情感上,看到了自己想爱父亲的心,而没有陷在顺应在父亲那里没有得到爱,被伤害的心!也就是同时我们内心会有很多个愿望,如果困在其中一个就会看不到其他的解决办法,是吗老师?
宋杨也回复过来:“兜兜转转,我一直在找这个契机,保护好我心里的母亲和现实的母亲,底线是不能伤害,同时改变母女相处的方式。”
“我想我是认为自己尤其是儿时的自己,受到伤害了。但是角色带入到母亲,又接受不了。以前里面很矛盾冲突。天地君亲师,明白这些序,价值观清晰稳定了后,就好走了。一个是以我的视角看,一个是以更大的视角看。”
这里面提到了两种方法:
一是看到自己需要爱护与尊重或其他的需要(即使没满足),同时能看到自己有想要爱父母,理解父母,出自本心良知的需要。
二是尊道而行事,尊天地君亲师的价值观,跳出解决自己心里感受情感这个层面(因为这部分已经在田福老师和伙伴们的疏导陪伴倾听中满足了),站在另一个视觉来解决问题!
以上是我记录的这部分探讨,不知有没有遗漏,欢迎老师和伙伴们继续探讨修改添加内容!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