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让者,礼之实也

让者,礼之实也

作者: 知行铭记 | 来源:发表于2020-09-03 20:17 被阅读0次

子曰:“能以礼让为国乎?何有?不能以礼让为国,如礼何?”

朱熹注:“让者,礼之实也。”

谦让,是礼的实际态度和行为表现。人都想自己得好处,对自己所得不满意,就要争。所以制定礼,就是制定各人本分规矩,谁该处什么位置,该得什么待遇,谁先谁后,谁听谁的,都给你安排好。有了约定俗成的规矩,就谁也别争。

“礼”,就是社会的规则。这规则的核心,就是秩序、次序,何种身份,或何种情况下,谁让谁。

规则不能覆盖所有的情况,所以每个人必须有让的精神,就是儒家的“温良恭俭让”。

有一个社会学理论,叫“不公平幻觉”。每个人都有“不公平幻觉”。比如公司奖金分配,拿得少的,当然觉得不公平,拿得多的就觉得公平吗?不,他很可能觉得,比起自己的贡献来,分配差距还不够大。

不公平幻觉,对公司不满的,或愤而离职。觉得社会对自己不公平,对政治不满的,就要上街游行了。

所以要有让的精神,如果两个人的利益分配,你让了他,你认了,让了。同时你认为他应该感激你,对吧?

不对,根据不公平幻觉理论,其实他也认为是他让了你,觉得你应该感激他。懂得了不公平幻觉理论,你别急着下结论“他怎么这样”,要真心认识到你认为是你在让他,这可能是你的幻觉,至少有幻觉成分,你们俩都有幻觉成分。

你俩到底是谁让了谁?没有答案,每个人,你们俩,和旁观者,都各有各的答案,你的朋友,答案和你相近;他的朋友,答案和他相近。

懂得了不公平幻觉理论,就懂得了礼让的精神。你让就让了,找和平,别找公平。

“何有”,是有什么困难呢?

能以礼让精神来治国吗?如果能以礼让精神来治国,那还有什么困难呢?如果不能以礼让精神来治国,都不相让,那礼的虚文就没有什么意义了。

相关文章

  • 让者,礼之实也

    子曰:“能以礼让为国乎?何有?不能以礼让为国,如礼何?” 朱熹注:“让者,礼之实也。” 谦让,是礼的实际态度和行为...

  • 诲诱无倦习孟子--87

    孟子曰:仁之实,事亲是也;义之实,从兄是也。智之实,知斯二者弗去是也;礼之实,节文斯二者是也;乐之实,乐斯二者,乐...

  • 每天读《孟子》之五三

    孟子曰:“仁之实,事亲是也;义之实,从兄是也。智之实,知斯二者弗去是也;礼之实,节文斯二者是也;乐之实,乐斯二者,...

  • 己亥正月初二孟子第285日了凡四训第2日

    【原文】 孟子曰:“仁之实,事亲是也;义之实,从兄是也。智之实,知斯二者弗去是也;礼之实,节文斯二者是也;乐之实,...

  • 《海说孟子》修订版47:何谓仁义礼智

    国学商用 王道经营 作者:代海涛 离娄篇:仁之实,事亲是也;义之实,从兄是也;智之实,知斯二者弗去是也;礼...

  • 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

    让者,礼之实也----朱熹 以前,我是个臭脾气的人,不懂得控制自己的情绪,有看不顺眼的或者气不服的立即表现在脸上,...

  • 《孟子》感言集之184:仁义礼智之实

    早起,高声朗诵《孟子.离娄章句上下》,其中对于“仁义礼智之实”颇有感触。在孟子看来,仁义礼智之实的基...

  • 「浅析系列」《孟子》(离娄上)第二十七节

    此节,有《论语》中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的隐藏含义:仁之实,事亲是也与义之实,从兄是也是为知之者;智之...

  • 【礼也者,理也】

    “礼也者,理也”,礼就是合于道德理性的规定。《乐记》更是强调:“礼也者,理之不可易者也。” 礼是不能替代的法则。 ...

  • 荀子初识十九

    其十九 礼者,所以正身也;师者,所以正礼也。无礼,何以正身?无师,吾安知礼之为是也?礼然而然,则是情安礼也;师云而...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让者,礼之实也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bxwosk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