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喜欢讨口彩和讲究避讳的中国人

喜欢讨口彩和讲究避讳的中国人

作者: 偷得浮生半日闲呐 | 来源:发表于2019-12-24 11:30 被阅读0次

    “讨口彩”就是图个吉利,讨个吉利话。人们乐于在吉利话中寄托对未来的美好愿望,用语言预示未来的幸福生活。正所谓“福从口入”,婚丧嫁娶,逢年过节,人们一见面都会说上两句吉利的话,对将来给予美好的形容和预测。例如在新年的餐桌上,鱼代表“年年有余”,糕代表“步步登高”,苹果代表“平安”,凤梨代表“旺来”,甘蔗代表“节节高”,红枣代表“早生贵子”等等。吃的时候,人们都会说上两句吉利话表达在新年里的美好愿望。若是吃饭时不小心打碎了餐具,老人马上会加上一句“岁岁平安”,还有的人说“落地生花”,以求吉祥的征兆。中国人即使丢了东西也会说“旧的不去,新的不来”。而生意人在饭前饭后都要说“恭喜发财”、“生意兴隆”之类祝福的话语。这些都是人们讨口彩的民间实例。

    这种讨口彩不仅体现在日常语言中,还体现在各种民间的艺术品中,如瓷器,雕刻,窗花,玉器,金属,绘画,人们在各种材料上刻画各种吉祥图案。如古代的蝙蝠,就是因为蝙蝠的“蝠”字与“福”同音,与其他人物绘画配合,如“天官赐福”“福从天降”“五福捧寿”等等。也有的将其刻制成葫芦状,因为“葫芦”的音似“福禄”,与寿搭配成为“福寿禄”,也有绘蝙蝠、金鹿、仙鹤或者寿桃寓意“福寿禄”,更有用宝瓶寓意“平安”,如“太平有象”“平升一集”“平安如意”等,这些讨口彩的实例都寄托着人们对生活的美好祝福。

    他们不仅喜欢讨口彩,而且还忌讳不吉利的东西,包括不吉利的语言。为了避免不吉利的话,第一,他们会用其他的语言代替不祥的字眼,比如死亡是人们最恐惧的事情,所以“死”字是民间最避讳的词。古人常用“疾终”、“溘逝”、“物故”、“弃养”、“捐馆舍”、“弃堂帐”等词语代替死字,来表达士大夫的死。

    平民百姓则用“卒”、“没”、“下世”、“逝世”、“升天”、“不在了”、“丢了”、“走了”等表达人死的意思。关于丧礼,民间避讳“棺材”一说而用“寿材”代替。再有一些不雅的词汇,容易让人联想到不好的东西,如“如厕”,生活中就叫做“解手”、“大解”等。而妇女则常用的“例假”或者“方便”等词。

    二是用假托的词语代替。如帝王的死称为“晏驾”,意思是说皇帝没有上朝,是因为他的车驾来迟了。佛教的方丈去世叫“圆寂”,意思是说他们完全沉浸在念经中了。“归西”也是死亡的代名词,西方是日落之处,日落西山,鸟栖于巢,“西”取“栖息”的引申义,日落西山时,也是黑夜降临之时,西山被喻为阴间之所在。

    三是用类似的名词代替。长沙方言中忌讳说“虎”字,所以人们将与“虎”同音的“府”、“腐”也用其他词代替。例如用“猫正街”,代替“府正街”,用“猫乳”代替“腐乳”。如州官田登就忌讳“灯”字,把“放灯”叫成“放火”,于是民间就有了“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的说法。

    现在广东香港人过年时见面说“恭喜发财”、“万事如意”而不说“新年快乐”,这是因为“快乐”与“快落”读音有些相似,听起来会让人不快。香港当地的酒家饭店的掌勺厨师最忌讳说“炒菜”、“炒饭”,因为“炒”字常让人联想起“炒鱿鱼”,因此香港餐厅的菜谱上多写的是“肉饭”、“叉烧饭”。

    四是直接改用反义词代替。戏院中用于逃生的紧急出口被称作“太平门”,就是利用了这种方式。再说古人房子“着火”,他们不说着火,反而说是“走水”,这些其实就是避讳。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喜欢讨口彩和讲究避讳的中国人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bxwxo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