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不经意间发现文心一言也开放了作文智能批改系统。感觉很是新奇,马上拿过来试试看吧。
首先,我来测试一下我写的一篇小散文——《夏夜郊外独旅》。
原文内容:
黄昏。
黄昏从哪里来?是从温暖的南方悄然而至?还是从苍茫穹庐幽幽垂落?它是有微风的耳朵吧?它是有情人的眼睛吧?它是有神灵的魂魄吧?
西天,灿烂的彩霞,失去形体的流浪者一样,用神秘的力量召唤着。
飞翔的心啊……
“给我翅膀。”飞翔,穿越——
我需要一个更高远的空间,远离钢筋、混凝土、人群。
无形的云。七彩云车会系我到遥远的位置,抵达幸福的彼岸。
原野郊外,夕阳该正艳吧?
瞬间。消失。连绵的西山,夕阳如幻影般消失,超越想象的快速。天空蓝的松软,疏懒。一切都宁静安详,而这又是多么似曾相识的一幕。恍然,感觉一个流逝的影子游离于季节之外。云朵更闲适了,一丛丛的,幻彩迷离,每一丝都在讲述一个并不遥远的梦,闭上眼睛就可以看到。
一片树叶走来,微笑着迎接她。是呀,盼望了多久,沉积了多久,她才悠然萌芽。细微。伸展。舞动。飘落。枝头的树叶,端庄、青翠、安宁。不追求自身的存在,才天长地久,生生不息,枯荣相继。每一片叶子都在眨眼,目光清亮,露珠样的;每一片叶子都在微笑,笑容纯真,浪花样的;每一片叶子都在舞蹈,姿态流动,云朵样的。
在郊野游荡。天是网状的,层次感。山忧愁起来了,鸟儿低飞。蓦然,一轮橘黄柔和的满月,浮现东方。遥远、低沉、浑圆。我从来没有看到过这样的月亮,云层灰蒙蒙的,月色天光和谐地呼应着。世界在一个瞬间失去耳朵。日暮到月夜,阒然寂静。小燕子在空中滑过许多优美的弧线,幽灵样消失在灰暗里。麦地沉默了,涂上灰绿的色彩。所有的麦粒都凝视四方,所有的麦芒都挺拔坚毅。麦子仰着素朴的头,用近乎爆发的状态沉默。直到某一天,某一天热情的极致,成熟的极致。
穿越于田野郊外,面对广袤的宇宙万物,一如失去形体的鬼,魂灵在风中自由飘扬。
月亮不觉已经升高,小了许多,也明亮清澈了许多。星光如萤,在朗月的光华里,似隐似现。而那些久远得视力不可及的星子,或许并不比月亮小吧?此情此景,怕是最平常不过,然平日很少外出,也难得一见。
田野中传来几声虫鸣,远处偶有几声犬吠。而久居室内,不常活动,听到这些自然之音,不禁欣然。一位老农还在看田,打着手电筒。夜晚看庄稼甜美安睡,或许是他最大的喜悦吧,麦子生长得很健壮,老农的背影有点佝偻。
夜风清凉,渗入每一根神经,舒爽无比。抬眼与它对视,它便舞动其翅膀。枝叶唱起了歌儿,呼啦啦,呼啦啦。一朵清秀的小花,在草丛中纤纤开放,没有人注意这个瞬间风与花的交流。白杨树上的斑驳,似眼睛、似耳朵、似嘴巴。尽可以与之对视、倾听、交流。
夏夜郊外的穿越带给我无数的感觉。彼时精神似乎活跃得迈出时空轨道,幻想不断与自然交织,穿越。
许久,心中的疑惑,亦如月光淡淡飘散。
将这段文本输入到文心一言,进行测试。
发现文心一言是从总评及段落 、修辞、词汇、主题几方面进行点评的。
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文心一言对这篇散文的点评吧!
这是一篇非常优美的散文,作者用细腻的语言描绘了自己在黄昏时分穿越田野郊外的所见所感。文章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的热爱和敬畏之情,同时也传达了一种对生命和存在的思考和感悟。
总体来说,文章的结构清晰,语言流畅,修辞手法多样,表现出作者良好的写作功底。下面是对文章的一些具体点评:
1. 段落结构:文章的段落划分合理,每个段落都有明确的主题和内容。同时,段落之间的过渡也非常自然,使得整篇文章呈现出一种连贯性和完整性。
2. 修辞手法:文章使用了大量的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排比等,增强了文章的生动性和形象感。例如,“每一片叶子都在眨眼,目光清亮,露珠样的;每一片叶子都在微笑,笑容纯真,浪花样的;每一片叶子都在舞蹈,姿态流动,云朵样的”,这段文字运用了排比和比喻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描绘了树叶的姿态。
3. 词汇运用:文章的词汇运用丰富多样,既有形象的描绘,又有抽象的思考。例如,“超越想象的快速”、“云朵更闲适了”、“世界在一个瞬间失去耳朵”等词语,都表达了作者对自然景象的深刻感受和思考。
4. 主题思考:文章的主题思考深刻,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传达了对生命和存在的思考和感悟。例如,“不追求自身的存在,才天长地久,生生不息,枯荣相继”、“在郊野游荡。天是网状的,层次感。山忧愁起来了,鸟儿低飞”等文字,都表达了作者对生命和自然的深刻思考和感悟。
总的来说,这是一篇非常优秀的散文作品,值得一读。
总体来看,我感觉文心一言的智能批改系统更倾向于对于作品的欣赏与赞美,点评比较恰当,但对于作品缺少批判性思考与建议。
下面,我用一篇学生的文章进行测试吧,看看智能文章点评系统能否根据文章内容给出一些批评或建议。
这篇作文整体上讲述了一个普通人汉斯通过一个神秘的长廊变成猫的经历,以及他在变成猫之后所遭遇的困难和挫折,最后他选择变回人,重新享受人生的故事。虽然情节比较简单,但是也有一些细腻的情感描写和心理变化,展现了汉斯内心的挣扎和成长。以下是对这篇作文的一些批改建议:
段落结构:这篇作文的段落结构比较清晰,基本上是按照故事情节的发展来划分的。但是,有些段落的长度过长,可能会让读者感到阅读起来有些吃力。建议可以适当拆分一些长段落,让文章更加易于阅读和理解。
修辞手法:作文中运用了一些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等,来增强文章的生动性和形象感。但是,有些地方的修辞手法可能不够贴切或者不够自然,需要加以改进。例如,“他的双手变成了毛茸茸的爪子,尾巴也变得又长又蓬松,身上的毛雪白雪白的。” 这句话的描写有些过于夸张,不太符合猫的特征。可以改为“他的手指变成了尖锐的爪子,尾巴变得细长而柔软,身上的毛发洁白如雪。”
情节发展:作文中的情节发展比较平稳,缺乏一些高潮和反转,可能会让读者感到有些乏味。建议可以在情节中增加一些意外和冲突,让故事更加有趣和引人入胜。例如,在汉斯变成猫之后,可以安排一些有趣的冒险和挑战,让他更加深入地了解猫的生活和习性。
主题思想:作文的主题思想比较明确,即表达做人的快乐和乐趣。但是,这个主题思想在文中体现得还不够充分和深入,可以进一步加以强化和拓展。例如,可以通过汉斯的内心独白或者他与野猫的对话来更加深刻地探讨做人的意义和价值。
经过几轮实战,感觉这个智能作文批改系统还是不错的!
它给学生作文的总评和分类点评都比较中肯,就像一位经验丰富的老师一样。
学生习作在主题方面确实有些平淡,看起来有种乏味的感觉;情节发展也是慢吞吞的,情节线不够紧凑,矛盾冲突不明显。不过,这个系统给出了非常好的建议,可以让学生更好地挖掘主题的深度,让情节发展更加生动有趣。
通过刚才的智能作文批改系统实战,我对它的表现还是比较满意的!
它能帮助学生更好地审视自己的作品并发现其中的问题,同时提出一些合理化建议。
作为教师,我们不能完全依赖智能文章点评系统。尽管它具有独特的优势,但它始终只是一个工具,无法完全取代人类的判断与批评。尤其在理解、评价文章的深度、情感、创意、文化背景和独特性等方面,系统难以进行深入识别与点评。虽然AI智能点评工具方便快捷,但它在理解和评价文章的情感创意等方面表现欠佳。可见,人类教师的作用是无法被替代。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