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心理学上,有个词叫“认知扭曲”,这种情况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是非常常见的,以至于我们都忽略了它的存在,随便举几个例子吧。
01
钱,是我们所需要的,钱不是万能的,但没有钱是万万不能的。后面半句或许才是人生的真相,可是赚钱真的很难啊,我都不用举例子,一说你就能明白了,所有人都觉得赚钱难(这里值的是“长期”),但偏偏又需要它,自己还得不到,怎么办?吃不到葡萄就说葡萄酸。
有钱了不起啊?
有钱人的家庭生活也不一定幸福的!你看有多少人变有钱后就离婚!
这些人肯定是干了什么见不得人的事才挣到这些钱......
02
周末,你想好好看书、学习,同事朋友约你出去玩、聚会,然后你说,我要工作、学习,没空,他们可能会觉得:切,你装什么装。
你想好好健身,调整自己的饮食和睡眠,结果身边人都不怎么支持你,说,减肥很难的,你压根做不到。说这话的很多还可能是胖子......
你真心实意夸赞A,B正好在旁边听到了,说,哎呀,没想到你还真会拍马屁啊......
读书、学习、健身都不是容易的活动,不然,这事真的那么容易的话,怎么天底下会有这么多的学渣父母?还把自己原本潜力无限的子女教成学渣?
没有尝试过被夸奖的滋味,没有得到他人的鼓励,当然不会觉得这种话会给他人带来多大的帮助......所以,也只好觉得它是阿谀奉承、虚伪了......
你当然可以用这些话来说服自己,可是这么做对自己的大脑真的好吗?对自己的生活质量真的有提高吗?我真舍不得对自己下这么狠的手。
03
之前我去听一位学术大牛的讲座,他讲到他当年三十多岁读博士,上经济学的某门课程,跟天书一样,同学们都听得昏昏欲睡,他很想听懂,但是,每个字都认识、每个字都听得很清晰,但连起来一句话,就不知道咋回事,更别提一段话、一个章节了,于是他下课后去问老师,这些东西这么难,这学了真有用吗?老师是这么跟他说的:
做学问,就好比是水滴石穿,可能你的努力跟其余人的努力都一样,徒劳无功,可是到后面,终究有一天会水滴石穿的,至于是什么时候,不知道。
他听了之后,大受启发,下来后他开始认真学习,投入很多时间精力,拿到了他的博士学位,他的爱人问他,当年那门课到底听懂了多少,他回答说,当年听懂了20%,估计现在也就懂40%......
当时在现场,他跟我们底下的同学讲,一个人一定要想办法说服自己,不然你不可能有动力走下去。
其实这就是我们今天所说的心理建设,它是非常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而且,在很多时候,一个人给自己做心理建设,可能很难,还需要他人的帮助、开导,不然,一旦扛不住那个底线,很可能就会崩溃,至于持续么,可能下辈子再说吧。
面对同样艰难的境地,你是否会扭曲自己的认知,去继续当前不堪的生活?还是按照自己理想中的生活去生活,一步步靠近它呢?反正,人生都是选择,最终的结果都是由自己承担,我愿意继续努力往前走,继续成长、进步。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