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是“耿耿余淮”的爱,而不是爱情?
如果我只看到了所谓的爱情,就不会在结尾处强忍住泪水了。
![](https://img.haomeiwen.com/i5280952/6847151dc2657793.jpg)
我一度以为,这更适合高中生的孩子去看,因为到处是青春、阳光和纯真懵懂的爱情,能够帮助他们正确的处理学生时代的男女关系,后来我才发现这是一节适合更多成年人的“爱的成长修炼课”。
我们都是缺乏爱和安全感的巨婴。
我们大部分人带着爱的匮乏,想通过外在的努力(比如让自己更富有、职务更高、能力更强)来满足和弥补,却终不可得,是因为一开始就没有上好这一课,不知道什么是爱,如何爱,如何感受爱。
在美丽的校园里,耿耿和余淮不期而遇,两个人的名字放在一起本来是很有趣的一件事情,但也预示着注定的缘分和未来命运的考验。
一个是女“学渣”,用尽全力挤进了重点高中,一个是男“学霸”轻松获得国家物理竞赛一等奖进入同一所高中。就因为录取榜上两个人的名字放在了一起,余淮主动要求成为耿耿的同桌,并且对自己母亲撒谎说自己同桌是个“好学生”,在母亲坚持要求老师给余淮换同桌的时候,余淮坚持没有换。余淮看耿跟很多题目不会做,故意在课堂上举手说自己不会,让老师再讲一遍......这些耿耿都看在眼里,她没有选择放弃和自卑,而是更加努力,要成为余淮踮起脚才能摘到的果子,而不是附身在地上捡起。高二文理分科,耿耿没有听取家人建议,选择了自己不擅长的理科,这样他们还是继续作同桌......
这样单纯的画面在很多人眼里看来略显幼稚,可是一句“在我最差的时候,你没有放弃我”,让耿耿在余淮消失后的7年里,一直等待着他。你能感受到什么是爱吗?
![](https://img.haomeiwen.com/i5280952/0d85fcffdc23ad7b.jpg)
余淮从一开始就是喜欢耿耿的,但是不敢说出来,他只能借助学长的支持,在学校歌唱大赛上,偷偷把《黄河大合唱》换成了《勇气》,唱给她听。直到毕业前,他依然没有说出“我喜欢你”,不是因为他不喜欢。
耿耿顺利的考进了大学,余淮第一次落榜,第二次也考上了美国的大学,但是大家都以为他去了,因为他消失了7年。7年后的同学聚会,余淮出现了,这时候的耿耿成为了最好自己。余淮把醉酒的耿耿背回家,准备离开的时候,耿耿问余淮毕业前最后一次分别,想说又没有说出口的话是什么?余淮说忘记了.......
原来余淮这7年里经历了人生最差的时光,因为他需要一个人独立照顾尿毒症的母亲,卖掉了房产,根本没有钱去美国上大学......他陪着母亲住在嘈杂的外租房里。
耿耿知道了一切,告诉余淮“你在我最差的时候没有放弃我,现在是我最好的时候,我也不会放弃你”,结局是圆满的,他们来到学生时代一起种下的“耿耿余淮”的树下。
![](https://img.haomeiwen.com/i5280952/d5ed86228c745985.jpg)
什么是爱?让最差的她成为最好的自己,最好的她不放弃那个曾经让她成为更好自己的人。我们有勇气,遵循内心,去守候那个我们深爱的,并相信她可以成为更好的自己的人吗?你是否还有勇气,一直相信那个曾经深爱我们的人吗?你想让爱的人变得更好吗?而不是占有她。
爱是一个动词,可是当我们把动词变成名词的时候,我们可能就不会真的去行动,因为我们的潜意识会误以为我们说出了“爱”,我们就真的爱了。
爱是无条件的付出,是相信并陪伴她成为更好的自己,爱是一个微笑、是温暖的问候、是会考虑对方的感受,是一个拥抱.......这是大爱,纯粹的爱。
爱情可能是小爱也可能有大爱,小爱是索取,满足自己内在的缺失,还会有利益的牵扯和纠葛。不幸福的婚姻,都是双方在小爱中博弈。只有在小爱中修炼,才可能上升到大爱。
如何爱很重要,因为有时候我们自己或者对方感受不到被爱。电影中的学长喜欢一个女孩子三年,给她做了三年饭团,毕业前在暴雨中哭喊为她唱歌,可是那个女孩子一直没有出现。为什么?只有两种可能,一是你给她的爱不是她想要的爱,二是她根本不爱你或者不值得你爱。
爱的方式,如果说有方法的话,可以用“五蕴六根”,这个以后再讲。她爱不爱你或者是否值得你去爱,我想最终还是要问问自己的心,问问潜意识的那个自己,或者在你勇敢的真正爱过后,你才会知道。
不管前路如何,当我们纯粹的无所畏惧的去“爱”了,放下“得失”的执念,我们的生命一定会变得圆满,这就是最大的“得”。当我们离开这个世界的时候,我可以带走这份最好的富足。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