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常常会听见,有人这样说。我没有很多人喜欢我,是因为我颜值不高。我嗜酒是因为遗传,我们家族都喜欢喝酒。我自我封闭,是因为我的原生家庭的关系不好。我遇到事情会很暴躁,是因为我小时候经常挨打……你只要稍微留心,发现一件事情用一个“因为”来解释的人太多了。
事情虽然解释了,似乎看上去遇到的问题变轻松了。几个“轻松问题”就累成了麻烦人生。既然我都可以顺手就为我的现状找到一个“合理”的外在原因,自然我是没有自我效能感和价值感的,像一粒在尘世间漂浮的沙子,长时间这种没有控制感的状态,你会快乐的起来吗?
那我们从这种虚无感里脱离出来,变的快乐起来的第一步怎么做呢?
1.小心因果(单因果思维),多看事物的相互联系。(整体)
2.看目标,不要看眼前的问题。把说话的句式由:现在存在……的问题,是因为……改成:我想要……我选择做……
是不是很简单呢?做个小测试,看看你是什么思维占主导吧
你现在在我对面走路,我俩是在一个办公室,然后我递了一杯水给你,你下一步会做什么呢?
思考一下,明天说答案。
![](https://img.haomeiwen.com/i7618156/62e7f397635faddf.jpg)
阿德勒心理学是目的论:根据自己的目标主动选择。
当然有两个基本假设:1.人是有意识的。 2.人需要为自己的行为承担责任。
![](https://img.haomeiwen.com/i7618156/fa94cae0c6bf6dd5.jpg)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