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公民》这部电影由法学院以新闻报道的一件杀人案为案例,针对补考生进行的英美法考试,继而引出十二位家长模拟陪审团展开的一场讨论。
影片中的主人公8号如何通过与其他十一位成员的讨论,将最初的投票结果1:11最终逆袭为全体心服口服的12:0,我们且看他的突破式沟通。

精准的身份定位
身份定位是此时此刻、我在这件事情中、面对对面的这个人,我是谁?
身份决定了我们在事情中的态度、权利及责任。
剧中主人公8号
在工作中是一名检察官;
出了讨论室面对儿子,他是一名父亲;
在学校的讨论室里,他是一名陪审团成员;
面对学校领导,他是配合学校工作的一名家长。
因此,当他坐在讨论桌前时,他首先是以一名陪审团成员的身份参加这场讨论,这点从他对1号主持人的话语中就可以看出——“团长,可以开始了吗?”,他从心里尊重认可1号成员是这个陪审团的团长,尽管是模拟。
但在讨论的过程中,他的一段慷慨陈词背后,这些身份尽显其中。
“我们现在是在一所法律大学的教室里边,为了一群将来有可能成为法官的年轻人,在讨论一桩谋杀案。”(学生家长)/是为我的孩子,也是为了你的孩子,为了我们的孩子在讨论一个人的生死,这事该不该吹毛求疵?(父亲)/决定一个人该不该枪毙,这事不该吹毛求疵?(陪审团成员)/往大了说,真就关系到一个国家法律未来是否公正,不该吹毛求疵?(人民检察官)
几乎所有的人生困境烦恼冲突,都跟没做好身份定位有关。
一个人在一件事里,只能够有一个身份定位。
定位模糊、双重或多重定位,就会有问题出现。
如果8号继续将这些身份叠加在一起综合运用,后面的讨论肯定无法继续下去的,当然也无法得到估计是他也没有想到的完美结果。
有效的情绪管理
先处理情绪 再处理事情
剧中8号从一开始就情绪平和地微笑着跟所有成员对话,到讨论结束,全程有两次情绪爆发。
第一次是他说“真相往往是人们容易忽略的小事里头”这句话时,10号说他是吹毛求疵,导致他第一次拍案而起,情绪激动地说了以上那番话。
10号听完那番话,张着个嘴愣在那里,只是看着他,没再吱声,然后低头坐回了椅子上。
8号马上意识到了自己的情绪,很快平静下来,对大家说:“对不起啊,咱们说回这个模拟法庭。”
第二次是当讨论到关键时刻,他发现了新疑点,准备再次与大家探讨,却看见3号拿了一张白纸与10号和12号玩起了游戏,愤然而起的他冲过去一把抓过那张纸揉成团,使劲地扔到了地下,然后问3号是否可以开始,结果3号怒不可遏地说不能,还要求他捡起纸抹平了并赔礼道歉,此时的8号也是怒火中烧,但他做了两次深呼吸,让自己再次平静下来,随后慢慢弯腰捡起地上的纸团抹平,放到3号的桌前,心平气和地向3号道歉:“对不起,我不该扔您的纸。”
每一种情绪的背后都潜藏着自己的需要
反观整个陪审团中情绪管理能力极差的两个人:3号和10号,在整场讨论中,这二位明显是情绪的奴隶,言语中所透露出来的是怨恨和愤怒。不仅时时怼8号,不知不觉还跟4号、5号、11号起冲突。
尤其是听3号自述,在工作中因为乘客的一句话不顺耳,硬是把乘客撵下去,让人家投诉到公司,罚了他几个月的份子钱;在家里,六年前跟儿子动粗,结果导致16岁的儿子离家出走至今未归,老婆和他离婚,现在孤身一人。
这些能怪谁?还不是因为不懂得如何管理自己的情绪?
再返回来看8号,正因为他有着良好的情绪管理能力,才得以让此次讨论在一次次巨大的阻碍中继续下去。
正确的事实表述
区分事实和看法
什么是事实?事实就是我们看到、听到、想到、尝到、闻到、触到······
例如:我看到一只鸟落在了阳台上。
什么是看法?看法是我们对人事物的主观评论:我认为、我觉得。
例如:(我认为)那位姑娘好美!
阻碍我们了解事实的根源——局限性信念
主观臆断
“电视上、网上你总听过一耳朵吧?昨儿听一天,今儿听了一天,要我说,这就是一清二楚的案子!”——3号
“一辆公共汽车上,全是大学生和教授,只有一个外地人,车上丢一钱包,你告我你先看谁?别告诉我你先看那大学生!”——10号
“你说这偷东西剁手,杀人偿命还讨论什么呀!”——12号
思维单一
“我儿子考不上大学我心疼,他上不了大学就是民工!”——10号
“这劳动人民的天下,没资本家什么事!”——3号
以偏概全
“那帮外地人除了喝酒打架,还会干什么?”——10号
看8号如何正确表述事实
“老人反映说,他听见激烈的争吵声。”——他没说老人的证词是对还是错。
“我不道真相是什么,也没人知道。可能是我们错了,真的可能是我们错了,但我们的合理怀疑,这在我们社会里是一种具有巨大价值的保护措施。”——他没说自己是对的。
发掘共同价值
“咱们这手好举,他可就是进去了。万分之一的错误,那对一个当事人来说,那就是百分之百的灾难!”——5号
“我不同意你的观点,但我赞赏你的态度。”——6号
“一个孩子的命比我那一箱冰棍更重要!”——7号
“为了孩子,我愿意花这一个小时。”——9号
这些话语背后都有一个共同的价值观:尊重生命。
找出可行方法
“你这要干嘛?你别耽误我们哥儿几个时间好不好?”——10号
“既然大家不愿意想,又认定是十五秒,我们做出来看。”——8号
面对持对立观点的部分成员,8号模拟证人之一的老人听到楼上有人倒地,从卧室起床走至大门口的整个过程,以43秒完胜证人所说的15秒,又一次将投票结果改写为具有象征意义的6:6。
发挥团队力量
“只有近视眼看东西的时候没戴眼镜才眯着眼”,这句话是已站在8号这边的9号发现了4号的一个动作,将4号说的现象引到了证人之二的女人身上,使得4号在再次投票时心服口服地说:‘‘我被说服了!向真理低头是件幸福的事情。”
由此,投票结果戏剧般的以11:1来了个乾坤大翻盘,最终以12:0将这场讨论完美收官。
结语:
纵观整部影片,个人认为8号的突破式沟通体现出以下几点沟通精髓:
1、沟通不是证明自己是对的,而是要达成共识。
2、沟通的根本前提是尊重对方,有效沟通源自精准的身份定位。
3、情绪管理不是控制情绪,因为控制是压抑,管理则是看到自己此刻的状态。当我们可以跳出自己看自己,已经开始管理自己的情绪。
4、先处理情绪,再处理事情,方能在事情中拿到自己想要的。因为一个人读懂自己的情绪,才能看到自己内心深层的需要,从而做出有效的行为。
5、共同的目标可以将一群人聚在一起,而共同的价值观可以让彼此抱得更紧。
6、集体的智慧不可估量。“金鸡独立”还是“与狼共舞”,结局毋庸置疑。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