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的生活有着既定的程序和原则,并不被任何人轻易干扰。
他是那种男子,看着喜欢的女子,就如同看着雨后落地纷纷的白色樱花,不忍靠近。是有这样的珍惜和距离感。
工作的时候表情严肃,懂得控制和把握工作一结束,马上恢复散漫自在本性,一开始在人多的地方显得拘谨。
他识别她的个性,知道这个个性是她天分里的推动力。
那一个夜晚,与他告别。他知道,也许这一生再不会与他相见。不是他或者她要消失于这个世间,而是他的意念隔绝了他。
那一个瞬间,我觉得自己依旧是不善表达的少年。站在内心,一个八面临风的位置上。试图确认自己,优柔寡断。他说。
他又说,今天的心情一直略微忐忑。也许因为你是我生活界限之外的女子。你的内心让我充满好奇,有隐约畏惧。
只有平和富足的男人不惧怕,流露出真实的自我,因此洁净直接。这干净是从外表连接到内心的。
他似乎不认得她,对他的态度一直都是随随便便,也从不问她做什么。
对于感情音知道不易,它是多么卑微惊却。而这男子令她觉得放松。内心平和。因为陌生可以彼此无所求。她在他面前很自在,想说什么说什么,想做什么就做什么。
有人打手机给他,她接听,突然神情专注起来,谈的是合同签约之类的事情。她一下子就与寿司店里那个邋遢散漫,精神慵懒的女子产生区别。她身上那种徐徐光泽只在瞬间闪现。终究还是与寻常女子不同。
他对我沉堕的生活并不具备任何改变的能力。我似一早就确信了这一点。我是太功利的人,不愿意对无用的人和事浪费时间。这种爱的能力阙如,是我的自知之明。所以他的来或去,对我来说,无伤大雅。
她并不深爱这个男人,也不觉得家就是这样。但时间封尘漫长清冷,她亦珍惜着单薄的情意。
一开始她就知道他是泰国普通的男子。但他的那种庸庸碌碌的懒惰习气,他的贫穷,他对电视沉迷的贫乏趣味,他的偏激狭隘,还是逐渐让他感到轻视甚至厌恶。她知道这种感觉是不好的预兆。就像曾经对保罗,对分手过的任何一个男人。他最终总是会对他们厌倦。不是对身份或物质,而是心智。而心智亦导致一个人的能力或成就。心智最终还是会胜过肉体的吸引。
他总是和那些不相宜的低层的男子在一起,是完全变态选择。
这身份和生活范围的悬殊,使它注定只能以秘密的身份存在于黑暗里。或许因为如此,他的心里也一直有积怨。
他知道自己的侥幸。并为着侥幸的容易失落无法把握而怨怒。
只有那些心理和感情上一样,都欠缺的人,才会互相走近。为他们之间太过熟悉,并需要互相映照。他们都是对爱有疾患的人。需索爱胜过相信爱。并且之间丝毫没有爱。
她从不让别人探索到任何关于自己内心的隐衷和伤痕。
她发现自己的生命走入黑暗洞穴,需要摸索的茫茫长途。看不到光亮。他只知道,她的所得与她所求竟完全不同。
一个男人要度过七年没有女人的生活,这种坚持的内心力量和标准,该是如何的强大和确定。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