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家好,我是南希。
最近,基于我对电影《肖申克的救赎》的喜欢,我去看了《肖申克的救赎》这本书。
我发现书中的内容和我看的电影还是有点不同的,书中很多小细节在电影中并没有体现出来。
相较于书,电影拍得过于理想化。

电影中,把安迪这个人物表现得很完美,仿佛一点缺点都没有。
同时,电影台词相较于书,也处理得很好,还安排了一个很美好的结局,让人看起来很爽的感觉。
书中则描述的很现实,更加真实地反映了人性,把人性在肖申克监狱中表现的淋漓尽致。
看完这本书,我真的感觉到作者的伟大,能够认识到这样的作家,我简直是太幸运了,太爱了!
所以,看过电影的朋友,我建议你们也可以去看看书,电影有电影的魅力,书中文字也有其独特魅力。

不管是书,还是电影,里面的人正如现实中的我们一样。
很多人深处监狱,牢牢被困住,开始反抗,后来,随着时间的流逝,选择放弃。
再后来,人们慢慢就习惯了这样的生活,直至越来越离不开它,最后完全被体制化!
总之,这部电影和书真的超级值得看,值得我们反复看,反复思考。
相信我,你每看一遍,定会和我一样有新的感悟。
01
舒适圈呆久了,终会毁了你
老布在肖申克监狱呆了几十年,终于熬到了假释批准。
狱友海伍德得知消息过来跟老布说再见,没想到老布拿刀准备割断他的脖子。
好在安迪和瑞德及时赶过来劝阻,这才阻止了老布对他人的伤害。
后来,安迪,瑞德和其他狱友们讨论这件事,瑞德说了一段意味深长的话。
“呆了五十年,他只是被彻底改造了,他只知道这个地方。

在这里他是重要人物,有文化的人,到了外面,他什么都不是。
他只是个双手有关节炎的没用囚犯,可能连张借书证都申请不到”
“这些高墙很搞笑,最初你恨他,然后慢慢习惯它。
再久一些,你就离不开它了,这就叫彻底改造。”
有狱友说瑞德在瞎说,还有狱友说自己不会被体制化,另外一个狱友说等你在这里呆上五十年再说。
这就是环境对人的影响,老布已经适应了这样的舒适圈。
几十年如一日,做着简单的工作,推着小车给狱友们送书,没有做过改变,可想而知,这只会毁了他。
老布最后的结局也印证了,书中提到老布是死于贫苦老人之家。
电影中老布最终是因为在肖申克舒适区呆久了,完全没反抗,被体制化无法适应社会,恐怖和绝望导致他自杀。

其实,老布就是无数个现实中的我们,你以为你现在自由自在,很满意现在的生活。
其实你很可能就是呆在舒适圈而不自知,慢慢地,你开始习惯它,最后你离不开它。
直至你被完全体制化,再后来,环境一变,你开始着急,可是这一切都来不及了,就如老布一样。
所以,无论如何,我们都要停下来想想自己是否一直呆在舒适区,因为这会毁了你!、
02
你有能力,才能成事
有一次,安迪和狱友们修屋顶时,安迪听到狱警哈力因其哥哥留下的一笔遗产产生的高额税收而苦恼。
于是,他冒险上前自荐自己可以帮助他一分钱不花避税。
就这样,安迪为狱友们争取到了喝啤酒的福利,自己也因此从洗衣房被调到图书馆工作。
狱友们也开始对安迪产生好感,主动帮助他捡一大堆石头,便于他用来做雕刻。
同时,他也争取到了独享单间的权利,还免受“三姐妹”的伤害。

再后来,安迪成为了监狱中的红人,业务扩展得很大。
不仅帮助了很多狱警避税,也帮助了典狱长,成为了监狱中人人离不开的人。
再后来,安迪准备写信给州政府要钱建造图书馆,典狱长也说自己可以帮助他寄出去,只要他开心就好。
同时,安迪还帮助了很多狱友获得了高中文凭。
还有,安迪越狱后成功从银行取到钱,把哈利和典狱长都给举报了,绝望的典狱长,看着墙上的字,自己开枪自杀了。
这就是为什么安迪即使身处监狱,都能享受到其他狱友不能享受到的待遇。
这也是为什么当机会来临时,别人不能抓住机会,而他能牢牢抓住,正是因为他有能力。

所以,有能力的人,不管身处何等境地,都能成事!
03
想要实现目标,就要不断坚持
安迪被安排在图书馆工作后,安迪说自己想要扩建图书馆要点书。
狱友海伍德问他打算怎么做,他说他要向典狱长要钱。
老布听后说自己经历六任典狱长,明白了一个真理,那就是他们只要听到你要钱,他们都会把你当成疯子极力反对。
我相信很多人听到老布的话,肯定都不会再怎么行动了,但是安迪并没有放弃。
从典狱长口中得知州政府只会把钱花在增加牢房,围墙和警卫上后,安迪想了个办法。
他说自己每周给州政府写一封信,因为他们不会永远不理他。
看在安迪为他洗黑钱的份上,典狱长答应了。
后来,安迪收到一封信,是州政府寄来的,政府决定为肖申克图书馆拨款200美元,还捐赠了一批旧书。
安迪看到信后,激动死了,露出了微笑,还说只用了六年。

天啊,就这样,因为六年的坚持,它实现了州政府拨款买书的目标。
自此,安迪更加勤奋了,他开始不断地写信,从每周一封信到每周写两封信。
就这样,拨款从原来的两百美元,不断提高到一千美元。
直至安迪离开前,肖申克图书馆中的书几乎应有尽有。
还有,汤米想要获得高中文凭的时候,安迪也对汤米说要是真的想,就要坚持到底,不能半途而废。
就这样,汤米从头开始,一点一点学,最终在安迪的教学下,他终于考过了,拿到了高中文凭。
还有安迪为了自由,默默挖隧道坚持了将近20年,最终才成功出逃。
这一切目标的实现,都是因为坚持的力量,安迪都可以,想想我们自己。
是不是也可以在艰难时刻,为正确的事多点耐心坚持下去呢?
04
无论如何,都要心存希望
有一次,安迪冒险给大家放音乐。
当广场上的囚犯们听到音乐的那刻,他们都停了下来,大家听着美妙的音乐,仿佛得到了自由。

吃饭的时候,安迪说关禁闭是自己最轻松的日子,因为心中有音乐的陪伴,谁也不能把音乐从你身边夺走。
安迪问大家没有这种感觉吗。
而其他狱友说关禁闭没有轻松日子,在里面度日如年。
接着瑞德说自己年轻的时候吹口风琴吹得不错,后来来了肖申克监狱,就不感兴趣了,还说在这里没有意义。
安迪说在这里才是最有意义的,你需要它,这样就不会忘记心中的希望。
正是安迪心中有希望,所以无论他身处怎样的困境,他都不放弃为自己争取自由。
最终也是因为心中的希望——太平洋的海水,支撑着他最终逃出肖申克监狱。
也正是安迪给了瑞德希望,所以获得假释出狱的瑞德才没有像老布一样选择自杀。
而是踏上了一条追求自由的道路,最终瑞德和安迪相遇,两人紧紧拥抱在一起。
还有,安迪帮助大家获得高中文凭,也是为了让大家心中有希望。
希望他们出狱后能够立足于社会,不会被社会淘汰。
正如台词所说:“恐惧让你沦为囚犯,希望让你重获自由。”
“希望是美好的,也许是人间至善,而美好的事物永不消逝。”
所以,无论如何,我们都要心存希望,它是支撑你走过一切艰难岁月的好东西!

写到这里,不得不说,现实中的我们绝大部分人都是老布,安于现状,早早放弃了希望。
少数人是瑞德,如若不是安迪,他也差点放弃了希望,个别人是安迪,不管怎样,都记得自己想要的是什么。
肖申克监狱里的生活,像极了我们绝大部分人的生活,想逃却又缺乏勇气去改变,无奈只能忍受。
可是我们要永远记住,我们都有二选一,要么忙着生存,要么忙着去死!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