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说于老师指导学生“读写结合”的方法好在哪里?
我清楚地记得在叶圣陶先生的《语文随笔》里有一篇文章时专门讲写人的文章的,写人文章要突出两点,那就是对话描写和动作描写,没想到今天在读于老师的读写指导过程中,我就发现了于老师一定是看过这本书的,他先后三次提到了写一件有趣的事情需要注意的两点:1是有趣,要把事情选好;2是不要忘记写人物对话,好多趣味是在对话里面体现出来的。
一、 于老师在让学生读好这篇课文的基础上,让学生理解了萧红小时候的趣事,学生先通过朗读把这件趣事的“趣”读出来,学生有了初步的印象,趣在心里,趣在声音里。
二、 于老师让学生说一说哪一件事你觉得最有趣,这样把主动权教给学生,学生有了初步的判断能力,并且确定了“趣事”的重点,那就是引起人们发笑的。可见这个趣事的标准有了,不是让自己发笑,而是让读者发笑。于老师又问“引起我们笑的又是什么?”学生找到了是对话,于是,于老师立刻给大家进行总结。第一把事情选好,第二写好人物对话。
三、 回忆趣事,于老师让学生回忆有趣的事,空出第一行,写完了再写题目,还向学生表示自己也写了两篇下水文,等会儿要和学生比一比,一说比赛谁的作文能让人哈哈大笑,学生的写作兴趣就调动起来了。很多老师要求学生写作文,可是自己从来不写一篇作文,其实老师写下水文,才知道思路具体怎么展开。才能理解学生写作文时的难处,感同身受,才会理解为什么学生那么害怕写作文,久久不敢落笔。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老师没有权利站在道德的制高点来要求学生做一些难以做到的事,只有老师先示范,学生才会愿意跟随。
四、 交待篇幅。于老师在巡视过程中,发现有学生写了废话,就建议他删掉,并且告诉大家写话可长可短。要直接入题。
五、 初步指导。于老师建议写好的学生反复念几遍,同位互相读一读,这就给了学生一个修改自己作文的方法指导,先自己读,看是否流畅,再互相读,看同位哪里写得好可以借鉴一下,或者指出错误。写好作文不读的学生太多了,你说让他们读,他们不读,直接把本子合上拉倒,于老师总是把时间留给学生去写作、去思考,不像我们的作文课,很多写得快的人写完了,写得慢的人回家继续写,效率就低了很多,大部分都是完任务的模式,因此,作文还是尽量在学校写完,注意时间和效果。
六、 于老师找了三位学生读一读自己写的作文,于老师又展示了自己的下水文,再次总结:在事的选择上有趣,在写的过程中,要把对话写得有趣。还教育学生在读别的文章时,要要注意作家是怎样写对话的。这就把写作的要点引申到了课外,写作指向到课外,就有更广阔的天地了。作文课不只是在作文课上有效,作文课是在生活当中学到的,积累起来的观察和领悟力。
于老师的这节课,把童年趣事讲活了,那么长的一篇课文,于老师抓住了爷爷的慈祥,抓住了小萧红的淘气,抓住了有趣的事情,并让学生练习了写话,真的是感觉于老师就像那位慈祥宽容的老爷爷,学生就是那淘气又聪明的孙子孙女们。亲和力是一种涵养,是一种博爱,更是一种智慧与胸怀!语文老师,亲和力是一生都要修炼的力量。
花枝是捡园林修剪扔掉来的@荣誉社长林州焦兵书 仅从于老师指导学生“我”加引号的细节,就说明于老师是有着清晰的文体意识的。之所以没有突出小说结构的教学,我个人认为,一是考虑学情,也是秉承于老师的儿童的语文的理念,小学语文姓小,把文体渗透融入了,而不是抽象的呈现。二是本节课定位为童真童趣,读写结合训练,以自传体叙事文章定位,也更能让孩子接受和理解。这就告诉我们,老师上课要心里有纲,眼里有人。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