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工厂诗人搬家到头部胡同且居住了多年,觉得自己对胡同里的人与事十分熟悉了,心血来潮写了一篇小小说寄给了月刊编辑部,题目就叫“小吃胡同”。
![](https://img.haomeiwen.com/i10016463/351f3ce55a38da24.jpg)
月刊小说编辑也是从小出生在头部胡同的人,在爷爷那里听到了小巷取名“头部胡同”的故事,“头部”说的是胡同的人大多干修理头部的事,也就是干理发的活。因此,他第一时间把诗人写的小小说稿件退回了。并附上了一段话:头部胡同的作者头部出了大问题,不应该把头部胡同的历史敷衍为“小吃胡同”,建议重新修改。
![](https://img.haomeiwen.com/i10016463/a8a94c4444a5d366.jpg)
诗人接到退稿信纳闷了。他想编辑部不应该看不到自己写此稿的伟大意义啊。我这样写,完全出于对头部胡同新生活的赞美。于是,他就写了一首诗寄给该刊编辑部。诗歌编辑是他的老熟人,此诗没过多长时间就发表了出来。
诗是这样写的:
胡同曾在小城红了半个世纪
居民先低首看地又仰头看天
头发、胡须生命力旺盛依旧
胡同因老主人多了两颗雀斑
一颗在上街酒幌子牛皮哄哄
一颗在下街糕饼店门口雀罗
等点心巧挂上北宋祖宗大名
头部胡同摇身变成小吃老街
九十九的寿星在临终前开窍
这一生不知吃了多少绿豆泥
心愿未完成无法入地府报名
究竟啥事?祖传的理发技艺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