琢与磨

作者: 豆豉顺顺 | 来源:发表于2018-11-12 22:42 被阅读66次
琢与磨

记得一次电视访谈节目里,周迅说,拍完电影《李米的猜想》,由于太过投入,自己很久都没能从剧中角色走出来。

拍完电影《风声》,她哭了很久,同样是因为角色投入的太深,久久陷于戏中的情绪里。

可以说,一个好的演员,她整个人对所饰演的角色是完全打开的,五官所有的感知都是敞开的,放开自己,融入角色,争取找到角色和自身的契合点,进而把它诠释好,让角色复活。

也就是说,好演员给角色以灵魂。

我看过电视剧《如懿传》里一个镜头,周迅饰演的角色被众人诬陷后的反应。

众人当着皇上和太后的面,明晃晃地诬陷,竭尽全力地诬陷。

甚至昔日关系亲近的人,也拼了命的助纣为虐,句句扎心,置自己于死地。

周迅的反应堪称教科书似的演绎,为整个剧扳回了不少分。

没有哭天抢地地为自己喊冤,没有惊慌失措的魂飞魄散,有的只是错愕,是百口莫辩的绝望,是被亲信背弃的刀刀扎心入骨的心寒。

有网友说,这才是一个人被众人伤的生理反应。

隔着屏幕,都透着一丝寒气。

一个人坠入深渊的绝望。

其中的状态,就是沉浸式地演出,把自己完全沉浸在这个角色中,几乎和这个角色重合一体。

当然,当代的演员,谁也没有宫内生活的经历,对于角色的把握,一是靠自身表演经验的积累,二是靠想象。

两者都需要对生活用心地观察和体悟。

有人说,周迅是充满灵气的,她不是科班出身,但是好的演技是有目共睹的。

因为她带动了一个个鲜活的角色,《大明宫词》里俏皮的太平公主,《红高粱》里倔强的九儿,《画皮》里痴情的小唯……

从情感上来讲,演员是容易透支的群体,表演本身需要不断的投入,章子怡在《演员的诞生》里也说过,演员需要把自己全部奉献给角色,是值得被尊重的。

这也就是所谓的敬畏心。

你做什么,如果想做好,就需要比别人做得好那么一点点。

如果得过且过,不去琢磨提升,时间不会帮你提升,它只会让你变老,消磨你的初心,让你忘记为什么要来做这件事情。

世间没有那么多的理所当然,没有那么多的顺其自然,有的更多的是厚积薄发,是水滴石穿。

一个舍得把自己交给梦想的人是值得被尊重的,因为梦想向来没那么容易被实现

因为不易,因为求之难得,才显得那么弥足珍贵。

致敬,这个不易。

蹲下来好好看看自己的影子,好好想想来时的路,你会发现,奔着这个梦想,怀揣着这个念想,你哄着自己挺过了那么多的坎儿,也熬了那么久。

和梦想为伴时,多跟自己的内心坦诚地聊聊,你真的尽力了吗?

你真的沉浸其中了么?

真的那么那么坚定地努力了么?

一步一个脚印,才不枉谈梦想,别自欺欺人,别假装自己热爱这个梦想,脚踩大地才能真正的仰望星空。

沉浸式地努力,再脚踏实地些。

用心琢磨,打磨瓷器一样提升自己的核心技能,再耐心一些。

如夜空中最亮的星,致敬求之难得的梦想。

如冬日里的暖阳,致敬始终如一的初心。

相关文章

  • 琢与磨

    记得一次电视访谈节目里,周迅说,拍完电影《李米的猜想》,由于太过投入,自己很久都没能从剧中角色走出来。 拍完电影《...

  • 琢 磨

    琢 磨 文/中流击水 昨晚梦见李白讲课 他说时下的诗歌开了先河 短短的三行也要花半天时间琢磨

  • 木为器,匠于心,传世代

    《诗经·卫风·淇奥》 有匪君子 如切如磋 如琢如磨 以 木 为 器 中国家具文化,经过千年的“琢”与“磨”,从文人...

  • 如琢如磨

    如琢如磨 如果你是一个工科生,一定非常了解什么叫做实验室。大大小小的实验仪器,形形色色的瓶瓶罐罐。 我的学科是化学...

  • 琢—磨,见成长

    既然是学习,那就要认真去面对认识一下发生的意义。首先申明一下只做学习探讨,不涉及人身攻击啊。望批评指导。 1.上次...

  • 如琢如磨

    《声律启蒙》是幼儿的启蒙读物,但成年人的我却从未读过。 哪天偶然读到里面一些句子,觉得特别优美,适合刚刚学文的自己...

  • 切~磋~琢~磨

    《论语·学而》“《诗》云:如切如磋,如琢如磨” 宋 朱熹 集注:“言治骨角者,既切之而复磋之;治玉石者,既琢之而复...

  • 琢字磨句

    薄烟云雾遮青宇,拂晓朝霞揭翠衫 一别云天山海阔,千呼碧水百川衔 悠悠白发长生早,落落清辉寂寞岩 平仄不知难表意,诗...

  • 给自己注入工匠精神,追求精致人生

    《诗经》曰:“如切如磋,如琢如磨。” ...

  • 上海博物馆第三弹|琢磨成玉

    有匪君子,如切如磋,如琢如磨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琢与磨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byphf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