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名相权德舆故里究竟在秦安县何处,这个问题随着时间的流逝,今天已鲜为人知。本文试图借公众号一角,抛砖引玉,以引起专家学者的重视。
史书记述人物籍贯,通常写到县一级。新旧《唐书》记载:
权德舆,天水略阳人。
秦安为古略阳地,权德舆是秦安人,已成定论。明嘉靖二十一年(1542年),秦安知县杨纶在凤山修建权公祠,内塑权德舆像。查明清秦州及秦安地方志,权德舆故里位于第七沟权家衙,为我们考察权公故里找到了突破口。
王尹镇的最南端,秦安县与北道区的交界处有一村庄——全家窑。据从该村爷寺出土的石造头像等文物考证,地址覆盖着自南北朝时期以来的个朝代文化层。这里,就是唐代名相权德舆的故里。
关于第七沟的位置
第七沟之名,最早见于明《秦安志》,该志记载,秦安县城东南十五里为第七沟。“其水注东川(今古城蔡子河)”。又云:“(秦安城)东二里曰东川......,其水瀑中岭,纳第七沟,吞龙泉,西流于县南,入于陇(今葫芦河)”。清乾隆《秦州直隶州新志》、道光《秦安县志》也有类似的记载。可见,自兴国镇康坡村以上的南小河流域一带均属第七沟地域,该地域包括兴国镇的少部分和王尹、云山二镇的大部分。
第七沟远眺
清末至新中国成立初期,王尹一带的阴阳在写祭文时,都把死者称为第七沟人氏;中华民国时期,王庙村(时属天水县管辖)普渡寺的山门挂有一牌,上写“天水县第七沟普渡寺”。这些都可作为王尹一带历史时期被称为第七沟的辅证。
权德舆故里名称的演变
全家窑,又名全家崖湾,位于古第七沟附近,明代称权家衙。据明嘉靖《秦安志》记载,第七沟附近有权文公(即权德舆)宅,其遗址俗称权家衙。又载,明正德年鉴,居人掘得石碑,上有“权德舆”、“权德奂”字样。经调查,全家窑一带的村庄以及秦安县城的一些老年人,仍知道全家窑以前曾叫权家衙,是权德舆的故里;与全家窑毗邻的北道区朱河村茅庵寺内,现有一本手写于解放初期的“签簿”,上有“全家鸭”字样。迄至清乾隆八年(1743年),权家衙附近的居民又掘得石碑,将其破碎。此碑经牛运震(时任秦安县令,全国著名学者、金石学家)考证,认为是韩昌黎(韩愈)为权德舆写的墓碑(见乾隆《秦州直隶州新志》)。清嘉庆八年(1803年),权文公宅(即权家衙)毁于洩山,压在今全家窑村南1公里处。权家衙被毁后,此地遂改名,即道光《秦安县志》所记载的“权家窑”。其名沿用至今(今称“全家窑”)。
综上所述,志书中记载的权德舆故里,其位置就在今天的全家窑,证据确凿,无须深疑。
权家庄和权家寨不是权德舆故里
经实地考察,古第七沟及今秦安县东部一带,除全家窑外,带有“全”字的地名(地片)尚有两条,即权家庄和权家寨。
权家庄位于今王尹镇包全村南2公里处,该村在清代末年迁于包家崖湾(今合称包全村)。根据出土文物考证,权家庄村落遗址覆盖着自唐以来的各朝代文化层。其北1.5公里,南小河中油北岸的丁冯村与王家总门村交界处,有一庙宇——权家庙,始建年代不详。据世代相传,该庙是权氏子孙为其先祖修建的宗祠,毁于清同治年间的战火,今仅存其名。权家庄虽位于古第七沟附近,但是未见于记载,所以我们不能认为是权德舆故里,仅可视为这里在历史时期曾是权氏子孙的聚居地。
权德舆诗,启功书
权家寨位于秦安县城东,今名全家寨,属清水县王河乡管辖,历史时期曾是秦安县辖地,是安野峡的源头所在地。安野峡,一名店子河,中华民国时期置老庄牌,古称第八河(见民国《天水县志》)。由此可见,权家寨处于古第八沟,故不是权德舆故里。
另外,相传权德舆故里在今西川镇歹家窑。民国35年(1946年)《唐相国权公林碑记》:
秦安西山权家坟,其迹最古。
“全”姓释疑
全家窑应写作权家窑,似乎毫无疑问。权姓在什么时候演变成全姓,因为缺乏证据,我们不得而知。但有一点值得一提,这就是在清乾隆年间,王尹权姓人口已经非常稀少。据清乾隆《秦州直隶州新志》记载,秦安县令牛运震“求权氏子孙,仅有一二农人”。由此我们推知,最迟在清乾隆年间,权姓已经演变为全姓了。但官方志书仍把权德舆故里记载为“权家衙”、“权家窑”。
据1992年统计,王尹镇全家窑和包全村有权氏后裔6户34人,皆为全姓;历史时期从全家窑迁往今秦城区玉泉乡枣园村的一部分权氏后裔,已恢复为权姓。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