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亲永远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母亲的形象好孩子内心觉得无比的自豪,从而也会影响孩子成为一个注重形象的人。母亲的形象不好,会让孩子觉得很自卑,会伤到孩子的自尊心。70%孩子的心理疾病都是来自于父母亲的,不修边幅。
我不知道有没有听说过这样的一个观点:“女儿要富养”。有这样的母亲为了抚养女儿,为了把女儿培养成知书达理,气质优雅的女神。三岁让她学钢琴、四岁让她画画,五岁让她学拉丁舞;每天看半个小时的书,定期带她去听音乐会,星期天带她去西餐厅,穿的全是名牌。收入的一大半几乎都花在了女儿的身上。同时,这位母亲把所有的希望都寄托到女儿的身上。
可没想到的是,女儿看书的时候喜欢东张西望;弹钢琴的时候心不在焉;在饭桌上总是嘴里包着饭还大声说话;走路喜欢低着头,脾气特别火爆,动不动就发脾气?女儿的这一切举动,令作为母亲非常的焦虑,经常对着女儿唠叨,甚至是咆哮。终于有一天,女儿再也忍不住说出了她的心里话:说你有什么资格说我,你不看看你自己整天穿着过时的衣服、从来不看书、大嗓门,身材都胖成啥样了,也从来不管理管理你自己,毫无气质,你怎么可能要求我变成淑女呢?女儿的这番话今天这位母亲半天不能言语。
为了给孩子最好的教育,这些年自己节衣缩食,把自己的需求都抛到了墙角,也不顾得上打扮外表,也顾不上打扮心灵。本来以为化成一团春泥,就可以培养出一朵花来,可没想到的是花还没开,孩子就成了“扶不上墙的泥”的了。
在我们的身边,有太多太多的母亲无奈中带着自豪,对孩子说:孩子妈这辈子就是为你而活的。可事实上,一个为孩子而活的母亲往往都会把孩子,当做自己逃避自我的救命稻草,以爱之名,放弃成长。当妈妈说出:为你而活的时候,不但不对自己的人生的放弃,感到难堪。反而觉得这是一种伟大和荣耀,包括外界也不会认为这有什么问题。
这样孩子虽然深感压力,但也会对母亲的这种自我牺牲感恩戴德。但是我们要知道,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人生。孩子不能也不可以成为一个母亲生命的全部意义。
所以苦行僧似的自我牺牲,教育不出一个健康的孩子。你希望孩子坚强,你自己就得坚强。希望孩子快乐,你首先得快乐,把自己生命活成一个典范,孩子才有可能幸福。我们要为孩子活出幸福的样子,孩子才知道什么叫幸福。而不是天天用一种不幸福的状态去告诫孩子如何如何幸福。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