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有所养
我们家对门有位老人,她是脑血栓后遗症患者,据说已经犯过两次了。在她第二次出院后,腿脚都不是很利索了,说话也更是含混不清了。她的状态一度让我认为她只能居家养老了。因为我们住在四楼,如果没有年轻人搀扶,我认为她自己是很难完成上下楼的,就算可以,作为儿女也不一定敢冒险的,万一摔了咋办呢?大家都不在,有事能及时有人回应吗?但是这些我都多虑了。出院后的一个月,老太太居然可以自己上下楼了,而且不用人搀扶。
我想这和她自身强大的意志力分不开,但是我也觉得和女儿的狠心的有关,她的家里并没有请保姆专门照顾老人,她的女儿中午回来做饭,白天剩余的时间都是老人一个人在家,而且老人是自己单独住在阁楼上。除了保证老人的一日三餐外,其余时间在我看来都是老人独处的时间更多。
或许把老人当成一个可以自己照顾自己的老人很重要,这是让老人在心里上认为她自己能行,这可能就是心里建设的重要性。如果这个时候把她当病人,给与太多的照顾反而会让她形成依赖,认为自己是病人理所当然的享受他人的照顾,而自己也会越来越不认同自己的独立了。
对待老人,尤其是对待生过病的老人,这个是矛盾体。掌握好度很重要。
人老了,其实挺难的。
今天我和她聊了几句,每天老人都要在外边坐很久,就是坐着,看到有人过来就说几句话,没人就自己坐着,其实楼下没有风景可以看,连鸟叫声都是早晨才有,所以我认为她一定是相当寂寞的。我就问了一句,在家看会电视多好啊,在外边待这么久,不冷吗?老人说不看,按坏咋整,再说电视也在楼下的屋子里,她也没有钥匙。我说那听听收音机,她说被孩子奶奶拿走了。我觉得她还是寂寞孤独的吧,不知她是不是每天都盼着能有人来和她说句话,聊会天。
我心里有点痛。我突然想我老了会怎么样呢?如果一无所有的情况下,我的儿子儿媳会孝顺我吗?在我失去了劳动力的时候,失去了健康的时候,我会不会也会落得如此下场呢?
前几天看到某人写的,人年老的时候都是在像年轻的自己索取,所以趁着年轻努力赚钱,至少没有人照顾时,我们还有钱把自己送进养老院,做到老有所养。
但愿在老龄化的今天,愿所有老人们都能老有所养。尽量过得有尊严,有质量。在有生之年过的有滋有味,不至于在人生尽头时还要饱尝人间疾苦。作为儿女,更要孝顺体贴,让天下的父母都能够安享晚年。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