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付费伴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发展而成为现实,在新技术、新环境下,内容不再以完整、系统罗列的方式呈现出来,转而以碎片、单独、立体、交叉的形式提供,购买行为不再孤立,支付金额和形式可以根据付费对象以及付费者的差异而随机变化。传统的媒体、出版及教育等行业正面临新的机会和挑战。
随着我国知识付费产业的不断发展,知识付费领域呈现分化趋势,由起初集中在商业财经信息、专业技能培训等领域,逐步向更多、更丰富的细分领域扩展,内容的深度化和垂直化成为知识付费行业的发展趋势。作为致力于知识内容深耕和专业领域研究的文化产业,相比知识付费平台中新兴的众多互联网平台或内容提供者,出版、媒体及教育等产业确有其无法比拟的、最为核心的内容资源优势。从这个角度来说,知识付费带来的冲击可以说是媒体、出版及教育等产业实现产业转型升级、突破固化运营模式的一次重要机会。
目前,在出版行业已有一些出版单位尝试进入知识付费领域并已获得良好收益。如商务印书馆推出的国民知识宝库《新华字典》在核心知识付费应用上线时间分布统计中位列第二名,该项统计的第一名是豆瓣推出的“豆瓣时间”,第三名是蜻蜓FM与高晓松联合出品的付费音频节目《矮大紧指北》。机械工业出版社所设立的阅读平台华章书院通过知识付费平台“小鹅通”进行了《拉姆查兰管理课程》的直播活动,迎来了两万人次的围观。

虽然出版行业也积极投身知识付费领域,但仍存在一些问题。首先是付费形式单一。现今,知识付费领域中已出现图文、音频、视频等多种内容形式。而出版行业多以有声书作为主打,形式显得较为单一。单一的形式无法满足用户的多样化需求,还会加速听书市场的饱和,不利于出版机构新业务的拓展。其次是生产模式较为粗放,传统出版机构将纸质图书“原样照搬”到付费平台上的现象仍十分常见,缺乏对知识的分层和深加工。
从媒体属性来看,知识付费属于一种“高维”媒体,在传统媒体的基础上生长出了新的社会空间、运作空间与价值空间。但这还远远不够,传统媒体不仅要把握互联网的传播属性,还要开拓新的空间,让广大媒体中被闲置的蓝海空间与人产生交互和连接,充分展示和体现媒体产生知识的价值属性。
教育行业同样如此,新技术之下,教育正以不同的形态和出口进行多元化的输出,但是目前知识教育产品缺乏深度和系统性,不符合传授深度知识的特点。尽管如此,也要认识到知识付费强调深度知识要首先考虑其是否适合线上学习的问题。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