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用一句话来简介的描述整本书的内容:一位高贵的夫人,邂逅纨绔子弟,以为那就是爱情,为此背叛丈夫,最终卧轨自杀。
《安娜·卡列宁娜》第一天
《安娜·卡列宁娜》P1-80:作为上流社会体面的贵妇,拥有尊贵的身份,爱自己的丈夫,以及可爱的而儿子,为什么会被一个纨绔的贵公子迷了眼神,不可否认他们之间是有爱情的,但是这段爱情注定不会有好的结果。
听从自己的内心去喜欢一个人,但是她忽略了自己的责任以及为人妻子的道德修养。不过她敢于向自己的丈夫表明心迹,也是挺勇敢的。丈夫应该是爱她的,但他更爱自己的贵族身份,他可以忍受背叛,却无法忍受自己的名誉受损,我想安娜的要求他应该是不会应允的。
列文是文中我比较喜欢的角色,也是文中的另一条线索。他不会为了讨好别人而说着阿谀奉承的话,那样的结果就是为人所不喜。他热切的喜欢着一个人,她痛苦,他比她更痛苦,希望他能和所爱的人幸福。
目前就我看来,传统的欧洲人很在意身份这件事,高贵的身份比什么都重要,即使那人身无分文。这样将人与人区分开来,穷人永无翻身之日。这让我想起了《泰坦尼克号》里的女主角,虽然家境并不富裕,但凭借贵族的头衔,游走于各种上流社会的圈子,不知道可悲还是可喜。
毫无疑问,托尔斯泰的笔触是细腻的,人物心理的描写很是精彩,安娜背叛前后内心的纠结,矛盾,尴尬,列文爱而不得的痛苦,想要知道心爱之人情况却不敢开口的着急……
《安娜·卡列宁娜》第二天
《安娜·卡列宁娜》P80-143:在追求幸福的道路上,总是布满阻碍,只是这种越轨的幸福究竟会不会是真正的幸福呢?安娜在自己年华最美好的时候嫁给了爱自己大二十岁的丈夫,过着别人羡慕的贵族生活,她内心里是不甘心的。直到遇到多情的“小三”,他们的爱还真是轰轰烈烈啊!
只是这段感情注定为人所不齿。起初我以为安娜的丈夫太过于无情和自私,后来越来越不懂他了。时而宽宏大量,时而醋意横生,而改变这些的最大原因就是他内心里的自尊心和荣誉心,他把这一切看的比什么都重要!因此,造成了三个人的痛苦,看到这里,为了安娜所谓的幸福,他放任她和情人出走而不提出离婚的要求,这究竟是一种怎样的心态呢?
中间有一段我是很同情安娜的,她把自己置于这样的一种尴尬,屈辱的境地,想要得到丈夫的原谅,又想要和情人在一起的心情不断的折磨着她。所谓的教会条理和法律约束,对于女人来说是不公平的,同样的出轨,结局却是不同的。
仿佛男性更容易得到谅解,而女性就该被唾骂不齿。就像安娜的哥哥,轻而易举就得到了妻子的原谅,虽然他们之间有了隔阂,但也没有像安娜那般痛苦。虽然安娜有错在先,但这样的一些道德和法律上的约束对于安娜来说是不幸的,她摆脱不掉~
《安娜·卡列宁娜》第三天(完结)
《安娜·卡列宁娜》P143-234:安娜自杀了……这好像是必然,又好像有那么些意外…
如果一个女人把她的爱人看成是她的所有的一切,那她的人生无疑是悲哀的。
在丈夫同意她和渥伦斯基在一起之后,他们并没有人们看上去的那么幸福。首先,她已经是被放逐在贵族圈之外的人了,她的名声,荣誉,甚至是自尊都有所损害,她选择了和渥伦斯基在一起,就意味着被整个上流社会的圈子抛弃;其次,为了和爱人在一起,她不得不忍受和儿子的分离,让一个母亲和孩子长久的分离,这是多么痛苦的事。
因而,她的世界里只有爱人,他的一切就是她的一切,她整天也变得疑神疑鬼,变得极为敏感。曾经的骄傲和优雅全然不复存在,极度的怀疑爱人的忠诚,即使他还是一如既往的爱着她。
有时候我在想,女人真是天生的剧作家,只要是她相信的事情,她会在自己的脑海里,自导自演起来。别人的解释只会加深这些想法,好像这些都已经发生过一样。
安娜的死亡说起来有点可笑,为了引起爱人的注意,为了惩罚他的不够关心,为了让他明白他究竟有多爱她,选择了这样一种决然的方式让他记住她。
死亡的那一刻,一直笼罩着她的黑暗突然破裂了,转瞬间生命以她过去的全部辉煌的欢乐呈现在她面前……
安娜的悲哀,有一部分是社会制度和所谓的道德标准造成的,可更多的是自己的原因。她有追爱的勇气,却没有面对爱的能力。她忘记了自己,忘了自己究竟是谁,把爱情当做生命。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