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文化如何成为智慧?

作者: 思远_ea0e | 来源:发表于2019-07-08 09:38 被阅读9次

穿过表象,抓住结构

你好,欢迎来到《传统文化30讲》,我是许纪霖。

说到中国传统文化,你的第一反应大概既有诸子百家、唐诗宋词、也有琴棋书画、亭台楼阁,当然也少不了京剧昆曲、节日风俗等等。

没错,它们都属于传统文化。但我的这门课,并不会一一给你讲到。因为在我看来,它们只是文化的表象,也就是文化呈现出来的样子。如果你只是从表象去看传统文化,不光觉得特别庞杂,而且,分不清楚哪是精华,哪是糟粕,乱花渐欲迷人眼,不知道从何学起。

我要教给你的,是一个打通千年历史,站在高处俯瞰中国传统文化的系统性框架。我会用两条脉络,从文化的角度解释中国何以成为中国。

一个脉络是精神,解决的是道德心灵的问题,中国的思想以儒家为核心,其他的思想,包括宗教,它们和儒家或互补、或合流,共同形成了文化精神的三个结构:“核心结构”“互补结构”和“信仰结构”。

另一个脉络是现象,也就是社会政治的问题,政治制度的关键变化和社会结构的基本特点,决定了中国文化的面貌。最后一个模块“总体结构”,我会从时间和空间两个维度,为你总结中国文化演进的大规律。

传统不是古代的,而是今天的

你可能会说,我是一个现代人,我对那些古代的东西,就算感兴趣,但好像也没那么紧迫,年纪大了再慢慢学也不迟。我特别理解你,很多人都把传统文化当成修身养性的东西了,毕竟眼前的有那么多商业思维、科技进展跟工作、生活关系更紧密。

但是我得告诉你,你可能错过了更宽广的未来!人不能只盯着眼前在公司里能不能升职,创业能不能成功,更要看到大趋势。

今天最大的趋势是什么?就是中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而我们又是一个带着深厚文化传统的国家。在这个大趋势里,个人发展面对的一切问题,都有传统的根源。如果只是简单接受过去对传统的解释,你就会觉得传统是一种阻碍。事实上,传统不是过去,而是今天对过去的理解。时代变了,对传统的理解也正在改变。每个时代都需要重新解释传统。传统并不是古代的东西,而是古代留下来的,留在我们血脉里的东西。

举个简单的例子,就像“中庸”这样的概念,在几千年的文化传统中早就融入到中国人的底层逻辑当中,决定了中国人的思维方式,也决定了我们的的价值判断。你能说,传统文化只是退了休拿来修身养性的吗?

我的这门课,就是这样一种用系统性框架,对传统进行重新解释的尝试。

把古代知识转化成传统智慧

这门课,我在大学的课堂上已经开了20年,也持续思考和迭代了20年。这几年也给企业家们讲了好几轮,可以说是我的品牌课程。这20年,我花功夫的,不是琢磨如何把传统文化里的那些知识点讲清楚,这是今天一个百度词条就能干的事,我是尝试把已知的、庞大的中国古代文化现象,浓缩成对当代人有用的,理解传统文化的方法论。

这件事,不容易。

所以,我讲传统文化,会首先给你描绘森林,这样你就能自己去欣赏每一棵树木。我把自己的经验概括成:一个规律,一个方法。

一个规律就是文化精神和现象是互动关系;

一个方法就是找到时空两条脉络的交汇点。

我所说的结构,就是这样总结出来的。从先秦到晚清,中国文化从表象来看,文化不断变化,似乎抓不住头绪,但你要是把它们放到我所说的那五层结构里,会发现它们背后有一条隐秘的双线结构存在,暗暗地支配着、影响着历史的发展。这个双线结构包括精神和现象两个部分,而且它们是在彼此互动中成形的。我找到了时间和空间这两条脉络的交汇点,抓住历史上发生的那些对今天依然有意义,有影响的关键变化。带你把中国传统文化这本大书读薄。

学习传统智慧要靠领悟

说到这儿,我来做个自我介绍吧。我是恢复高考之后的第一届大学生,所以你可以知道,在进入大学之前,我在中国社会的广阔天地历练过。从华东师范大学毕业后,我就留校任教,已经有37年了。我在哈佛大学做过高级访问学者,也在东京大学担任过客座教授。

要是你读过我的著作,可能会有点疑惑,你不是专门研究中国知识分子和中国近现代思想史的吗?为什么要来得到开一门传统文化的课程呢?

这恰恰是因为我的学术站位,让我更有打通传统和现代的意识。今天的中国一直处在传统中国的延长线上。要阐述现代中国,一定要追溯千年文明。这就像了解一个人的性格,要回看他的童年和家庭一样。

我给大学里的学生讲过这门课,也给有社会阅历的企业家、职场精英讲过这门课。我发现越是有生活阅历、工作经验的人,对这门课的理解越深入,也越喜欢我这门课。

所以,我也希望,你能调动自己宝贵的人生经验,让你自己的人生经验和古老的中国传统对话,打通历史与现实。这样,你才能明白,作为群体中的一个个体,你为什么会成为你自己,你才知道我们的未来在哪里。

最后,请允许我讲个小故事。特立独行的作家王小波,你一定不陌生,他在大学里第一次听高等数学这门课的时候,讲台上来的是一位老先生,上来第一句话就说:“同学们,我今天教你们的高等数学,是没有用的。”在场的同学一愣,老先生缓缓地补了一句:“但是,这个知识却是好的。”

这个说法放在传统文化上,也很恰当。

很期待你能够加入这门课,跟我一起进行思想的探险

相关文章

  • 传统文化如何成为智慧?

    穿过表象,抓住结构 你好,欢迎来到《传统文化30讲》,我是许纪霖。 说到中国传统文化,你的第一反应大概既有诸子百家...

  • 2021-10-19

    传统文化就是生活,活好以及活明白才是智慧的,现在很多知识充沛着信息,信息大爆炸,但是如何取舍,反而倒是成为了一件不...

  • ☺如何成为智慧之人

    说:首先要明确的是,智慧不等于知识和博学。博学之人擅长引经据典, 但引述的只是他人的思考, 并不 代表自己原生的见...

  • 人生留白,风景更美

    中国传统文化,智慧灵气十足

  • “专注力“稀缺的时代,如何找见自己!

    如何练就"专注力"#传统文化 #国学智慧 #生命科学 #时代情绪 专注力的本质是 我们要练就一颗我们可以控制的心 ...

  • 如何成为有智慧的人?

    :如何成为一个真正有智慧的人? 世界只有1%的人能达到智慧境界,他们有以下16个共同特征: 1、他们的判断力超乎常...

  • 如何成为优雅智慧的人

    晚上付费听了沈老师一小时的课。如何成为优雅智慧的女子,要点与赵老师的异曲同工:从爱自己开始!虽然原理都懂,还是有些...

  • LED屏助力打造科学合理的“智慧城市”

    在2017国际智慧城市博览会开幕之际,“智慧城市”再次成为人们的焦点。而如何采用新技术产品打造科学合理的“智慧城市...

  • 随笔

    学习传统文化,感谢先祖给我们留下如此光辉的智慧。

  • 幸福大发-------陈国林家书之二

    做人,何为正确?源自中国传统文化而获得的超强智慧,已经成为自我良心的评判标准。 感觉六项精进与大发企业文化非常相似...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传统文化如何成为智慧?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byynh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