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能承载多少?承载了之后能懂得多少?能够吸纳多少?能够化解多少?能够转化多少?
只有当你的整个存在——你的整个存在是头脑以及内心,而不仅仅是头脑或者内心——都清醒,都在质询,觉察才会出现,当你用那样的方式面对一切时,就不会再有问题或者解决办法,也不会有战胜或者修炼的方式。此时你是从你的整个生命出发,自发地、自然地行动,没有任何冲突,也无需任何努力。
头脑。这样一路跟着念头走下去,自然从生命的圆满进入了生命的萎缩。从「这里!现在!」的场,落入了萎缩场。把无限大的我,落进了有色有形的小我。智慧,具体成了知识。从全部生命的背景,落入了人间的前景。时时刻刻,把生命当作了只有这个前景,而失去了深度。这样子,一个人一辈子这么走下去,就落入一种不均衡的状态。失去了生命背景和人生前景的平衡,全活在前景的形相当中。
任何知识,也只是念头组合的。这么说,假如一个人只追求知识,把任何东西当作一个手段,或是一个工具,或是通往最终目的的一个垫脚石。这种价值观念,它本身就注定了最后的结果。透过知识,任何知识,这种追求本身自然把我们捆得更紧,让我们在知识、有形的世界更转不出来。进一步讲,也就是从「有」的条件,再得到其他的条件,在种种条件中不断作出变化。怎么变,也离不开有条件、有局限的客体意识。
遗憾的是,这种追求,包括任何技术、学术、乃至于灵性所带来的知识,一个人只会越钻越细,越走越窄。
我相信,任何人听到这些话,尤其是专业出身的人,不光会惊讶,甚至可能会不舒服。我们从小到大,一生都被知识洗脑,以为知识越丰富,人生目标越明确。然而,我们可以仔细观察──知识,任何人间所带来的聪明,包括IQ,有没有让我们更快乐、更满足、更舒畅、更健康、更活跃、更解脱?
也许,答案是正好相反的。
我们,人,本身就是智慧。
智慧就是我。
虽然头脑不完全懂。但内心某一个层面,我们其实也懂。我们的心听进去了,才会肯定这些经典是人类的最高学问。
就在这个瞬间,你也在用心读我所写的这些话。虽然脑海不免有种种质疑,但站在心里,你自然会明白,一切也必然是这样子。
疾病就是疾病,情绪只是情绪,两个没有关系。关系的发生因“我”而黏在了一起。“我”不想,“我”不要,发生只是发生,是“我”带着情绪参与了。
先让自己静下来。
所有的发生只是为了觉醒。
心太散了,专注力不够,做着这个想着那个……,心神不宁。试着让自己先静下来,什么也不做,什么也不想,傻傻地呆着。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