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没错,这是我关于电视剧——“你好,旧时光”的第二篇感想。这部网剧不仅让我想起了曾经的读书岁月,也让我深入思考了关于人性与生活的种种。
刚刚播出的一集里,凌翔茜因为考试作弊被老师发现,接着又叫来家长,奔溃之下冲出学校。好朋友余周周、林杨和蒋川都放弃了保送考试去找她。蒋川在出去之前大声责骂楚天阔:“凌翔茜出事了,你去不去找她?”蒋川一直认为凌翔茜出事都是楚天阔的缘故。
楚天阔低着头看着试卷,淡淡地说了一句:“我就不去了,你们去吧。”
蒋川气不过,一拳打了过去,楚天阔倒在地上。楚天阔没有还手,起来之后,对老师说:”老师,我的笔断了,能给我换个新的吗?“
接下来的故事,大概就是几个好朋友出去寻找凌翔茜,蒋川凭借着对”小时候的认识“找到了她,林杨和余周周可以说是打着朋友的名义弃考,又慢悠悠地谈了场恋爱吧。也难怪我会这么说,换做现实中,有几个能真正在高考关头做到说弃考就弃考,而且仅仅只是为了去找个人?
不好意思,我没见过,也想象不到。
电视剧里,友谊被歌颂到了高于决定大多数人命运的一场考试——高考。而现实中又有多少人能够如此这般潇洒,说不考就不考?现实中不知道多少人为一个保送考试争得头破血流。
观众们被电视剧剧情带着走,为主角们的友情感动欢呼,对配角做的事情嗤之以鼻。新锐的”不择手段“,楚天阔的”不负责任“都是观众口诛笔伐的对象。但是别忘了,其实现实中的大多数人身上都有辛锐和楚天阔的影子,无关对错,只扪心自问,我们中的大多数人,都没办法对关乎自己命运的事情轻易说不。
楚天阔也是。
学习成绩好、长得好,还是学校学生会的主席,电视剧中的楚天阔是这样的形象,给人的印象是天之骄子一般。
然而,看电视剧的时候我们才发现其实这只是表面而已,电视剧中米乔在录像的时候随口说过一句:”像你这样家庭条件也好的……“楚天阔回答:”你怎么知道我家庭条件好?“镜头给的只是楚天阔淡淡一笑。
林杨和蒋川也在菜市场无意中看到带着口罩帮家里人卖菜的场景,林杨阻止了蒋川想要上前打招呼的冲动。
圣诞节的时候,楚天阔为了一个相差五块钱的礼物犹豫不决。
谈到想象自己十年后的样子,楚天阔说:”自己十年后在一家外企,拿着不错的工资。“
关于楚天阔的真实样子,在这些小小的片段当中慢慢清晰起来。直到凌翔茜和楚天阔”出事“,被教导主任叫来双方的家长,我们在凌翔茜妈妈的口中才真正了解到全貌。
凌翔茜的妈妈朝着她说:”我今天见到那小子的家长,就是一个小市民。“
是啊,学习好、长得好,还是学生会主席的楚天阔,不过家里没有钱,父母是小市民而已。
所以他的所作所为,被打上了”不负责任“、”胆小怕事“、”自私自利“的标签。
可是,现实生活中家世好、成绩好、长得好的孩子毕竟是少数,反而是像楚天阔这样的孩子太多了。那些还是相信”高考改变命运“的孩子,也只能相信”高考改变命运“的孩子,真的任性不了。
没有家世和背景,没有凌翔茜那样的父母可以帮衬自己和老师打交道,为自己争取当班长和加分;没有林杨那样的父母可以让自己大手大脚花钱,想要的参考书随便买,想上的补习班随便上;有的只是辛锐那样的父母,为了生计将钱看得很重很重,花一点钱都要精打细算、斤斤计较;有的只是楚天阔那样的父母,对子女抱有很高的期望,希望他们和自己不一样……这样的孩子,除了咬紧牙关,别无选择,只能靠自己的成绩在高考中厮杀出一条血路,或许这样才能改变自己的命运。
况且,更多的是这样的孩子现在正越来越缺乏机会。那些先天就抢占了资源和眼界优势的孩子,在出生的时候就已经赢在了起跑线上。”条条大路通罗马,可是有人就住在罗马。“”寒门难出贵子“,这样的新闻屡见不鲜,却也是一个不可辩驳的事实,寒门不是不出贵子,只是出贵子的几率越来越小,社会的分层已经越来越明显。
楚天阔和辛锐是一类人,却又不完全是一类人,他们在前途和命运的选择面前没办法那样任性,他们战战兢兢、小心翼翼,珍视的东西太多,害怕失去的东西也太多,因为失去的成本对他们来说太大,负担不起。
我能够深刻地体会到这样的心情,家庭的贫穷真的很可怕,父母的眼界和气度限制的不仅仅是孩子的成长和发展,还有他们待人处事、看待生活的心态。如果一个家庭不差钱,那么这些孩子不会因为一个几块钱的东西犹豫不决,不会去不起一个昂贵的补习班,也不会主动放弃提高自己技能的机会。因为这些在有钱人家孩子眼中根本不是回事的东西,在他们眼中就是太奢侈,如果自己真的得到这些东西,就是”不懂事“,甚至连想一下都觉得是犯罪。
这样的孩子,往往敏感、自卑,只有在高考制度下用”成绩“来慰藉自己那些压在自己身上的重担。
这是我们教育的悲哀,却也是人性中最真实的体现。
或许我也是这样走过来的一个人,家庭条件比不上很多人,但是从小到大成绩好,父母也总是对你灌输好好学习,将来有出息的思想。但是从小到大,和班上那些成绩好、家世好的同学站在一起的时候,总是不自觉地自卑,这样的自卑更多的来自心理层面,所以只能用一次次的好成绩找到自己的存在感。
然而,即使成绩再好,过了高考,当社会不再用单一的成绩标准来衡量和评价一个人的时候,我发现自己和别人的差距越来越大。当我还在努力读书、争取取得好成绩拿奖学金,为家里省钱付学费的时候,那些学习好、家世好的同学已经有了”大格局“的规划,他们出国、留学,参加国际性的交流项目,参与高平台的实践活动,在各种大场面里磨练自己,提升自己的能力和技能。而我还在计算着得失比例,即使机会放在我的面前,也还是会考虑这样的机会要花费我多少钱,要给父母造成多大的经济压力,适不适合去抓住这个机会?而别人已经在我犹豫不决的间隙里提升了自己的能力。
眼界和格局,在21世纪的社会中,越来越影响一个人的高质量发展,当普通人家的孩子还在为养活自己而发愁的时候,有一些人已经开始筹划怎样高质量的生活,怎样实现自己所谓的”兼济天下“。
虽然很残酷、很刺耳,但是”贫穷“真的限制了一个人的成长和发展,不要再相信什么”有钱人家的孩子大多被宠坏了”、“穷人家的孩子早当家”这样的自欺欺人的话,现实总是打脸的,比你有钱、有才的人往往比你更努力,穷人家的孩子有可能更卑劣。但是这样的现象和事实并没有对错,这就是被解剖后展示在我们面前的血淋淋的人性。
我至今还记得,我以为成绩好、考上了顶尖大学的我可以和有钱的小学同学一起出去快乐旅游的时候,我惊讶于他毫无波澜地定了一个每人每晚1000人民币的酒店,却还觉得非常正常的表情。
我才明白,现在的我始终和他们不一样。
没错,我和楚天阔一样,我成绩好、上的大学也好,可是我就是一个没有家世和背景的普通人家的孩子,还在为省钱、养活自己而斤斤计较。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