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后开工已经有几天了,年前遗留的到底要不要跳槽的问题是不是还在脑海中盘旋?
公司小张年前已经谈好下一份工作,准备向公司老板申请辞职时,老板问的问题却让他开始犹豫。
你的职业目标是什么?你想锻炼的能力到底是什么?你到下家公司确定能锻炼自己的能力?
小张懵了,这还跳不跳?我跳槽好像是因为那边的工资高一点,福利好一点?自己真的了解职位背后能获得能力和成长吗?或者真的能消化老板画的大饼?不会到那边还是一样的处境,没有肉眼可见的成长吧。
一般来说,很多人会选择在工作一定时间之后开始准备跳槽,跳去哪里也没有好好思考过。只为了那边的高薪和福利。
所以跳槽之前要想清楚,自己是否达到职业生涯质的飞跃。
点线
关于我们的职业道路在过去一个世纪中发生了怎样的变化?蒂姆·厄班在Wait But Why博客网站上举了一个很好的类比:点与隧道。
蒂姆解释道,以前的职业生涯是一条隧道,钻进一个隧道几十年,等退休之后,隧道才把你吐出来。现代职业是“一长串的科学实验”。我们就像是科学家,在一条相连但是形状奇特的点线上,每一个新产生的点就是我们接下来的每一项工作。
蒂姆还引用了史蒂夫•乔布斯的《将生命中的点连接起来》演讲,他认为我们的职业道路看起来更像是一系列连接起来的点,而不是一条笔直的、不能创造的隧道。
如果是隧道那势必没有创造的可能性,缺乏自由。而如果是条曲折的点线,那么之前的选择将对之后发生的事情有更详细的描述,并且你将在原有的基础上创造出属于自己的角色。
这么说有点抽象,那我们继续看下面一个理论。
向量
对于职业生涯,山姆·阿尔特曼给出了这样一个过滤器——他称之为“冲击向量理论”。
你可能不了解山姆,但你一定知道爱彼迎,它就是由山姆所运营的Y Combinator公司孵化而成。此公司是全球最高效的创业孵化器,其他一些你可能听说过的企业还有:Twitch(实时流媒体视频平台)、Dropbox(多宝箱)、Stripe(在线支付服务商)、Coinbase(比特币公司)、Reddit(社交新闻站点)。
作为一名成功的CEO,我们不妨听听他对职业生涯的见解。山姆提出两个简单的因素:方向和大小(也可为长度)。
在数学中,向量指具有大小和方向的量。它可以形象化地表示为带箭头的线段。箭头所指:代表向量的方向;线段长度:代表向量的大小。
向量可直观地表示你从A到B,你需要去哪里(方向)?你需要走多久(大小)?套用到职业生涯上就是你想从事某个职业、工作,你必须搞清楚方向和需要走多久。
结合本文所讲的理论,跳槽需要考虑从这个点到那个点,是否始终在你的航向上?你明白这中间的长度吗?从这点到下一点,你所具备的能力够吗?
需要明确的是要先确定方向再去确定大小。比如:有人在成为自由职业者时做了很多工作:翻译、教练、商人、企业家……他有很多角色,但真正坚持下来的是写作,所以若干年后他成为了一名作家。他用了很多年,每一次点线变化的时候让他看清自己的方向到底是什么,即使貌似朝不同方向,但每次都回到了写作上,可想而知,他下半辈子要做的就是写作。
有人说我跳槽就是看薪酬,看福利,但你有没有想过,你仅仅关注这些,一年一年地跳槽,一直在跳槽的路上。最后你的职业生涯会发展成什么样?
有人说我跳槽是很盲目的,在很多职业工种上来回蹿。那你这是职业生涯不明确瞎跳槽。解决方法就是弄清自己的职业生涯之路。在每个”点“上思考你真正感兴趣的内容是什么,你能比别人做得更好的是什么?你每次不自觉靠近的是什么?然后好好去利用这个优势,同时也要相信自己。
跳槽前弄清你的向量,然后就以最快的速度去做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