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有没有这样的经历,遇到一个问题,明明记得自己在哪本书或者哪篇文章里面看到过答案,但是偏偏想不起来具体应怎样做,一下子又找不到那本书,非常着急?
《×××从新手到高手》或者《21天带你入门×××》图书,还有 “秋叶·7堂课”系列图书,都是实用技能书。书的名字有各种写法,但其共同特点都是作者教你实战技能。
宋朝著名文学家苏轼在他的《又答王庠书》中就侄女婿王庠问学,介绍了自己首创并实践的一种“八面受敌”读书方法。苏轼在信中说:“少年为学者,每一书皆作数过尽之。书富如入海,百货皆有,人之精力,不能兼收尽取,但得其所欲求者尔。故愿学者每次作一意求之。”
苏轼的意思是,好书就像知识的海洋,内容丰富。那么,读一本好书可以每次只带着一个目标去读,或只就一个方面的问题去探求、研究,而不是同时涉及其他的目标或问题。苏轼自己就是这样来读《汉书》的,第一遍学习“治世之道”,第二遍学习“用兵之法”,第三遍研究人物和官制。数遍之后,苏轼对《汉书》多方面的内容熟知了。
我们读实战技能书,可以直接用查找问题寻答案的思维去读。一开始你可能不知道技能书上作者介绍的方法是否真的有效,是否真的适合自己。我的建议是先不管三七二十一,读完就照着做一遍,如果有效,给自己记忆带来的效果远远超过看10遍书。
古人说“不动手不看书”,是指要抄、要记。我们读实战技能书,更是要动手操练一遍。做一遍后印象就深刻,到了要用的时候,记起来的概率就更大,这样不会只停留在知道阶段,而是做一个践行者。
越是实用技能类的书,越需要和实践结合起来阅读。如果你只是看,没有和其他行动结合,读过也往往是过眼而已收获不了什么。对于一些理论性的书,也要主动结合现实来思考。把读完的书中的一些理念,马上和现实进行印证,或者直接引入现实进行思考和行动。如果不这样做,读书的心得会遗忘得很快,不会成为你的知识体系的一部分。
学经济学的同学读过经济学经典,再看到国内财经报道新闻,比如股价涨跌、某些行业遭遇整体性危机、一些行政指令效果不佳,能否用你学的经济学知识做个分析?——答案往往是没有想过。
这样读书就把自己变成了一个“容器”,而不是“搅拌器”。“容器”的特点是只能装一点点东西,要装进新东西,就得扔掉一些旧东西,否则就装不下。而“搅拌器”可以把不同的内容重新组织,变成更容易吸收的养料,将其化为自己需要的营养。
再比如看PPT工具书,就应对照书的方法一步步操练起来。
看一百遍不如动手学一遍。
遇到操作步骤写得不是特别明确的书,除了自己一步步照着做之外,还有哪些操练方法呢?
第一种方法:角色代入法。
比如读到下面这段话,有的读者认为这样的文字是外国人的建议,和我国的实际情况不符,用不上,就跳过去了。这样读书其实是很低效的,等于只看到一些概念,科普了认知,其实什么也没有学到。
哪怕你现在还不是经理,你可以假设你是经理,如果你要给下属写一段话,表达你的期望,你会怎样写?重点是请把你的想法写下来。不管能不能写好,你先代入经理的心态写一段话(岗位角色),这会给你留下深刻的印象。写完以后再和书的参考答案对比一下(学员角色),或者用书里提供的反馈建议评估一下自己(顾问角色),这些都是非常好的操练方式。
第二种方法:模拟案例法。
有些书提供了经典的表格或者方法,真要实操起来成本太高,但是不妨碍我们做一个模拟案例来演练一遍。比如下面的表格,我们可以照着画一张,然后涂掉原来的答案,你试着让自己再填写一遍,看看是否理解图书作者的建议。
如果觉得自己做还不过瘾,可以发给朋友、同事试试,让他们也模拟测试一遍,这也是很好的动手方式。
我在写书评时,会用模拟案例法训练自己的大脑。 先把原概念用自己的理解讲一遍,再用自己能理解的案例代入原概念操练两遍,对这个模型就有相对深刻的印象了。书评的最后,我还对掉入“期待陷阱”测试提了建议。
最后,仿读法不仅适用于实用技能类图书的阅读,也适用于情感生活文艺类图书的阅读。
比如,有人读《红楼梦》,也会仿其雪天烤鹿肉的做法,兴起雪天围炉作诗或作文;有人读杨绛的《我们仨》,也会依着钱钟书和杨绛的“走陌生小路去探险”实现自己的生活小确幸……这些看似无用之用的书,其实也会在不知不觉中影响阅读者的生活态度和行为习惯,进而影响其情感与态度。
如果说仿读实用技能类图书可以帮助阅读者改造外部世界;那么仿读情感生活文艺类图书,则可以帮助阅读者通过精神升华来改造内心世界。
拍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