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此时此刻,我正在成都(北)站的二楼候车大厅里。昏暗的灯光下,我对着iPad在码字。我怎么也想象不到,在“007不写就出局”的开头,竟会是这样一副场景。既然如此,那就来个《我与火车的故事》系列吧。今天先开个头,以后没题材的时候也好再接着写。
(一)初登火车
我第一次坐火车是在毕业后去上班报到的那一年,2004年。
由于大学就读在本省的省会城市武汉,所以直到这一年我才完成了人生的第一次出省。
记得那个暑假我先回家住了几天,后来快到报到日期的时候,提前一天坐车去了武汉的姑姑家。他们住在积玉桥,离火车站不远。
姑父和我一起到附近的售票点买了一张票,5块钱的手续费。
之后第二天一早吃过早饭就出发了。姑父用三轮车拉了我的行李,到托运部凭车票办理了托运,解决了我的一个大麻烦。前一天一直在担心我一个人怎么拿得动这么多行李,万一落在火车上怎么办。走南闯北的姑父说可以托运,我半信半疑,火车上的人会不会把我的行李和别人的搞混呀,会不会弄丢啊,是不是随我坐的这趟车一起发运呀,一晚上竟胡思乱想了。
直到办完了托运,开给我一张3联的托运单,说凭这个第二天去火车站取,我心里的石头这才落了地。
之后按照姑父的指示,我背着一个包,独自进了站,看准车次和坐号,登上了这趟“武昌至湛江”的火车。
刚坐上不久,火车就启动了。周围都是不认识的人,闲着也没事,只能看窗外的风景打发时间。困惑多年的一个问题得到了解决,原来火车出站后两旁的风景是这样,和我家两边并无多大差别,铁轨两侧也没有被围起来。
很容易就能跨过去。
那时的火车都开得很慢,不一会儿就到了一个站,停下来了,记得大约是咸宁站,我煞有介事低拿出一个小本,记下来几点几分,咸宁。之后到下一个站时,又重复着这样一个记录。若干年后,我才知道有“列车时刻表”这个东西。
后来又经过了几个站,就没有刚开始的那股新鲜劲儿了,也懒得记站名了,不知不觉在迷糊中睡了过去。
也不知过了多久,达到了一个大站,长沙。我不由得高兴起来,因为下一站就是我的目的地株洲站了。由于怕坐过站,我就很关注列车上的广播了。越是关注,广播的间隔就越长,时间也变得越慢了。
最后终于到站了。
出月台后,发现株洲站比想象中要大一些。
出站后打了一辆车,拐了两下,5块钱,就到报到的地方了,结束了我的第一火车之旅。
第二天我和另一个同学一起,从住的公寓打车到火车站,一件不少地取回了托运的行李。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