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前几天的内容,我们已经知道,所谓定价因子,是指决定金融资产价格的系统性因素。
然而我们的A股市场,还存在一个独有的资产定价因子,叫做投机因子。
金融市场上的投机因子
Fama-French三因子模型对美国金融市场的解释力非常高,但是对中国股市的解释上,价值因子没有那么显著。那么既然价值因子不显著,中国股票的价格到底有什么决定性因素呢?
北京大学的香帅老师经过多年的研究,发现投机因子,对中国股票价格有很强的解释力。
实际上投机因子很早就被学者们讨论。经济学家凯恩斯认为,人们在选择购买股票时存在“选美心态”,也就是更加倾向于选择别人会认为更好的股票。这一理论与大多数人在投资时的心态是相同的,更加倾向于购买那些大家都认为会上涨的股票。
研究很多,然而一直没有人用数据来说明并衡量它。
衡量指标:异常换手率
中国市场的一个特征,就是快进快出,换手率特别高。
如果市场是理性的话,那么那些炒作比较少的股票,快进快出的现象就会比较少。所以可以用股票的交易量或者换手率(交易量÷总股数),作为投机程度的代理变量。
但是,有时候一个媒体消息、一个公司公告,都会对股票交易量造成影响,比如并购、降息、盈余公告等等。
因此香帅老师采用了比如事件研究法,将事件驱动的换手率剔除出去,得到最终的异常换手率。
利用投机因子赚钱
买入异常换手率低的股票,卖出异常换手率高的股票。就这样一个简单的策略,可以达到稳定的21%年化收益率。其实这并不是中国市场独有的现象,全世界的发展中国家股票交易市场都存在这样的现象。
从直觉上来看,折腾炒作在中国股市不是个别现象,它不是一个个体风险,而是一个系统性风险。当投机变成这个市场的系统性风险之后,它其实是有风险溢价的,可以成为一个风险定价因子,聪明的人就可以用它来赚钱。
所以这个因子的发现,从侧面证明,中国的市场上,价值策略不如投机策略赚钱。
对于普通投资者来说,想要使用投机策略依然有很多困难。这个策略要求卖空异常换手率高的股票,而中国没有健全的做空工具;而且同样也需要对投资组合操作,而不是单个股票。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