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子在家门口找到了工作虽然辛苦但踏实心安,尤其父母。虽只有大专学历但一起培训的有不少个本科生,还有一个远道而来的211毕业生,尽管实习后不满工作岗位及待遇已辞职。
网上看到很现实的一句话:“中国送走了廉价农民工,却迎来了廉价大学生,而这些大学生正是当年那批廉价农民工辛辛苦苦培养出来的子女。”一句很扎心的话!
的确一个成年人出去打工二百起步,有点手艺的三四百不止。而一个大专生如若不是在擅长的领域仅凭一份死工资在小城市想过万很难。但这样的比较是不对等的,不能用人家的少年和你的老成作比较。就比如你用花季少女和五十岁大妈相提并论这合适吗?真的不要小看任何一个失意或得意的年轻人。未来可期每一个人都值得更好的。
话又说回来大城市机会多薪资高但同时对学历能力要求也要高,年轻人北上打工俗称“北漂”北上一族有多艰难纵使没有亲生体会,网络时代获取的信息也不言而喻。
小城市安家找一份稳定的工作成为了很多务实家长的向往。儿子一起培训的有个男生在北京有一份还算不错的工作月薪一万多,被家长迁回到现在企业。小县城发展不大但压力小,人的幸福度可以提升好多。小富即安也是很多过来人的经验吧。
面对儿子的现状我很知足,从不去攀比,羡慕别人什么,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不能说工作尽如人意,环境十全十美,人的成长不就是这样的,从还提时代的无知烂漫一步步步入成年人的沼泽,心酸无奈多少不情愿,最终都会放下身段学会妥协。没有奋斗目标的年轻人没有约制就成为打游戏的木头人。
不吃学习的苦必定会吃生活的苦。而生活的苦必定是甘之若饴回味无穷。人的历练尤其一个男人一定是在事业或工作中成长起来的。
我常常为自己半生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的工作生涯打趣,女人不容易除了上班就是生孩子。最现实的问题女人得做到顾家,生孩子养孩子无奈之余还的贴补家用。如果你有一双好的公婆能够帮衬一下也是福气,如若没有呢?
有老人帮衬的家庭,真的很幸运。
是的,我是那个不幸运的人,公婆很朴实厚道但对待我们太冷漠,或许是孩子多无暇顾及,或许是还有小儿子一门心思尽为他想攒钱娶媳妇。
我这个人很傻傻到不知和人争和人计较,如果说人到中年我更加想得开放得下,那和我的本质有关系。
杨绛的那句轻飘飘:“我不和谁争,和谁争都不屑。”
看似轻飘飘一句话是岁月的沉淀和优秀于常人的通透。
时常在想我若有一天皈依佛门定是哪一个有悟性,有天赋之人。别笑,很多人是悟不透的,一生深陷其中。
真正的修行不是远离喧嚣。
真正的平静,不是避开车马喧嚣,而是在心中修篱种菊。学会接受、面对,更要懂得放下。人生就是走在修行路上,修行需要修心。把心安住下来,不被各种妄象所搅扰牵扯。慢慢便会发现;那片宁静,那片清澈,无须远寻,就在你的心里。
这就像很多信奉这个教那个教的百姓而言,有几人能够正真做到心中有佛,很多人只是形式罢了。
扯远了。对于孩子爷爷我是很佩服的,有韧劲吃苦耐劳一辈子任劳任怨当牛做马,不舍吃穿,就像一架没有情感的工具每天在不停的忙碌,但生活有时也需要停下来慢下来看看别处的风景,看看你的孙子孙女吧。
就又应了那段话:
“世人慌慌张张,不过是图碎银几两,偏偏这碎银几两,能解世间万种慌张,保老人万年安康,儿女入得学堂,柴米油盐五谷粮”。
芸芸众生都不过如此吧,就如百年之后谁又不是是黄土一堆。
印象中我们多少年漂泊在外,离家并不远五六十公里,没记得孩子爷爷奶奶探望过一次,相反我的父母不止一次来看望他们的女儿,外孙。就连女儿出生,感觉就像别人家的儿子添孩子,与他们毫无相干,除了婆婆托小姑子新作一张小褥子,什么的情分都没有,连一个鸡蛋都买过。长途跋涉,不远万里吗?虽说小姑子象征性来过但能替代吗?没指望你好生伺候了难道一百块钱拿不出吗?归根结底俩字不亲。反而是母亲在女儿产后抛下家里的一切,打车急切的来伺候月子。而我剖腹产术后恢复不好女儿又早产住院将近一个月,没有等见公婆一一次探望。
很遗憾父母的家再也回不去了,可婆婆得家永远不是自己的家。
而傻乎乎的我那时候从不知计较,也没有认为什么,直到我们领着孩子欢天喜地第一次回家,女儿才见到了人生中的爷爷奶奶。多年离家每次过年都要回家,从没有嫌弃家中不适的环境,冬天都是挤一个屋子。
还有我相亲时的惨状也成为别人的笑话,一碗面条定终身,成为小姑子们打趣的话题。
傻人有傻福是真的。
我就是那个傻人,没有别人那么聪明有福气会计算找一个殷实的家庭,可依靠的公婆,糊里糊涂就嫁了,所以不怨天不怨地路是自己走的,日子是自己活的。
我的孩子们和老人不亲实话实说,中年以后回想起这不亲的原因,很多很多。
所以我有时在想作为我的儿子父母虽然不能给你大富大贵,但你依然优越于我们很多了,比如早起的这一碗热汤,下班回到家现成的饭菜,洗好的工作服,下班稍稍迟了那惦念的电话。如若我的儿子成婚,添子那一定是父母的心头大事,更不是仅仅包一个红包那么简单了。虽说时代不同但是当父母的心任何时候不都差啊?
所以当下我是知足而乐,任劳任怨为儿子付出一切辛劳的,也算是弥补儿子小时候留守姥娘家的亏欠,四年级起开始住宿直至长大更加离家在外。现如今儿子能回到身边真的是满满的幸福感。
每天目送儿子背影似乎成了一个老母亲最值得灿烂的事情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