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乡的路①

作者: 霞光万里 | 来源:发表于2020-07-27 23:43 被阅读0次

    声明:不允许微信公众号‘’墨马图文‘’、‘’月读时分‘’、‘’鸡汤心灵‘’选用河水清清在简书上的任何文章!

    天边渐渐地亮了起来,淡青色的天际抹上了一层粉红,大地刚从朦胧中苏醒,花草还挂着梦中的泪珠,树林中的鸟儿唱着晨歌。

    小区的门口是一条四车道东西走向的柏油马路,连接着四通八达的公路网,车道两侧是隔离带,栽种着树木,一年四季青翠碧绿,令人赏心悦目。隔离带外,便是非机动车道,

    再往上,便是宽阔的绿化带,品种繁多的树木一棵棵镶嵌在平坦的草坪上。在绿化带和非机动车道之间,有一条宽约两米的人行道,人行道上每隔几米便有一棵宛如蘑菇状的大树,默默守护,为走路的人们遮阳挡雨。

    我穿行在这条林荫小道上,享受着雨露花香,享受着原是故乡之地的踏实感。

    记得七十年代初,我刚上小学时,听父母说沿着门前小路,出门往西走,过三个木桥,再走三四里路便到了镇上,那里有一个百货商店。

    记得在一个寒冷的礼拜天,我把储蓄罐中的一堆硬币,倒入衣袋,扣紧钮扣,兴奋地跨出了家门,迎着呼啸的北风,大步往镇上走去,一路上很少见到一辆自行车,基本上是走着的人。

    我在冻的灰白泥路上连走带跑,走了几百米,一座离水面高高的,桥面窄而长,歪而斜的木桥,横亘在眼前:四根细而弯的木头,拼成四段,每段搁在枕木上,而支撑枕木的是两根细而长的木头,矗立在波涛滚滚的寒水中,籁籁发抖。

    看到眼前的一切,我毛骨悚然,心提到嗓子眼,不敢直立,低下头、弓着腰,两手摆平,小心翼翼迈着小步,向上走去,当我颤颤巍巍来到桥中央时,桥面似乎晃荡起来,我赶紧站住,慢慢蹲下身子,葡伏在桥面上,两只小手紧紧抓牢寒气逼人的桥面,往前慢慢挪动着身子,心“扑通扑通”跳个不停,到了桥尾时已经惊出一身冷汗。

    幸好后面的两座桥比第一座桥短了许多,桥面铺着木板,让我胆子大了许多,颤颤巍巍走了过去,一颗悬着的心终于放进了肚子里。

    时光荏苒,到了八十年代初,家乡的泥土路乘着改革的东风,发生了质的变化,路基结实了,路面比原来双倍宽了,马路上开始有了自行车欢快的铃声;三座木桥,都变成了坚固的水泥桥。桥面是间隔十几公分的两块并列水泥楼板,留有桥缝。

    就是这条不当回事的桥缝,曾经让我连人带车跌到了河里。那是一年的夏天,我上初一,刚学会骑车。下午放学后,我从家里骑辆大而笨重的二八自行车出了门,经过第一座桥时,因桥面窄而长,胆怯的象个老鼠,不敢骑车过桥。

    到了第二座稍短的楼板桥时,看到前面一个年轻人飞快地骑了过去,我也壮着胆子、不服气的骑了上去,可到了桥上,内心却慌乱起来,长长的桥缝,令我心惊肉跳,顿时抓着车把的手抖了起来,心里一发慌,前轮便拐进桥缝,人和车立马栽了下去,跌在河面厚厚的水葫芦上。我在水面挣扎时,幸亏被附近好心人及时发现,拉我上了岸。

    时光匆匆,到了二十一世纪初,这条乡间小路,一下子拓宽到两米多,水泥桥面宽度由两块楼板换成了三块,没有了桥缝,来往的行人和车辆象行走在平坦、结实的大路上。

    路虽拓宽了,可未铺沙石,晴天无所谓,就怕连续阴雨。一到雨天,路面湿滑、粘稠,再加上机动车辆的频繁碾压,变得坑坑洼洼,步行的人走不多远,鞋底沾满了厚厚的泥巴。往上一提,脚抽岀来了可鞋子深深地陷进烂泥里,只好踮起一只脚,弯下身子,拨出脏巴巴的鞋子,看到裤管上溅满了泥浆,心里槽透了。

    直到二〇一〇年,我们邻近县城的几个乡村拆迁开发,百姓重新安置,我们才永远告别了这条充满酸甜苦辣的故乡路。现在,六车道的柏油马路就在故乡的地方穿行而过,宽阔的景观桥连接着两岸,桥面光滑整洁,桥栏做工精致,古朴典雅。桥下河道笔直,河水清澈,两岸用石头砌筑,桥上装着景观灯,岸边宽宽的绿化带里,树木环绕,花草点缀。

    从此,故乡的路深深刻在脑子里,故乡的山,故乡的水,留在记忆的深处。

    写于2019年11月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故乡的路①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bzetrk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