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京东相继封杀天天快递,圆通的事件,且先来回顾一下此前的“丰鸟之争”。
六月初,顺丰关闭与菜鸟之间的物流数据接口,菜鸟关闭与顺丰快递柜丰巢系统之间的接口,阿里巴巴菜鸟与顺丰之间的“互殴” 给商家与消费者者带来了诸多的不便。7月3号,国家邮政局官网发布了一则《菜鸟网络与丰巢科技就数据共享合作形成一致意见》的信息,宣告了菜鸟顺丰双方和解,达成数据共享的共识。在京东、圆通、美团集体懵逼的情况下,“丰鸟之争”告一段落!
阿里顺丰这场大战牵连出不少观战方。其间,最引人关注的,莫过于刘强东在央视财经采访时的观点:未来能够立足国内物流的可能只有京东和顺丰。如今,菜鸟默然不语却得到了国家邮政局大力支持与认可,不免有些打脸之意。
7月9号,马云的第一家无人超市在杭州正式落户,宣告了“新零售”时代的到来,提出“五新”概念并实施,联手宗庆后宣布3-5年之内开设10万家超市。“不甘寂寞”的刘强东迅速做出反应,表示在未来将开50万家京东超市,并针对“新零售”高调提出“第四次零售革命”的概念。
现如今,京东似乎终于成为了故事的主角。近日,京东先是封杀了苏宁旗下的天天快递,而后又封杀了圆通快递。
7月24日下午,苏宁孙为民发文《京东,可以做错,不可作恶》声讨京东;当晚,京东物流发言人在微博回应“请您有空多看看网友对天天快递服务质量的评论,这有助于收起您的玻璃心。”
24号晚间,圆通速递发表声明称,公司获悉,近期京东给平台商家发出通知,要求商家在7月底之前与被推荐的快递公司建立合作关系,圆通不在被推荐之列。
对于京东相继封杀天天快递,圆通快递,迫使平台背后商家战队的行为,孰是孰非暂且不论。从“丰鸟大战”到如今的封杀事件,我们不难看出,电商平台与曾经的亲密合作伙伴快递企业的矛盾不断升级。快递战场的厮杀已然进入白热化的阶段,电商平台剑指何方?快递企业何去何从?双方的封杀与反封杀到底还要上演几回?封杀事件的背后蕴含着怎样的商战逻辑?
平台之间的大数据之争
之前顺丰封杀菜鸟,看起来是对于大数据的争夺。在争斗的过程中,顺丰责怪菜鸟挪用过多自身用户数据,而菜鸟也反指顺丰挪用过多第三方数据。最后在邮政局的调解之下,双方在数据共享上达成一致。而这次京东封杀天天快递,京东给出的理由是天天快递服务质量在评比中排名末位,所以要予以淘汰。
物流体系之争
阿里旗下的菜鸟定位是一个开放性的物流服务平台。战略目标是构建智慧物流,也即通过大数据、人工智能来实现对传统快递行业的改造和优化,这就需要对全行业数据资源进行共享和对接,但顺丰等快递企业认为客户数据是企业核心资源,不能假手于人。
刘强东曾表示:未来能够立足国内物流的可能只有京东和顺丰。而目前在构建物流体系上已经投入了数百亿,物流基础设施、物流服务系统已经相对成熟,也得到了广大消费者的认可。而物流业务作为京东未来盈利的一个重要方向,这必将要求京东采取更为激进的扩张战略,争夺物流资源最大化。对天天快递、圆通的封杀,也许只是一个快递战场开始的信号。
互联网商业巨头的派系之争
中国的快递业发展到现在,已经分化成阿里系、京东和顺丰等几大阵营,选边站队的情况越来越明显。而天天快递的背后是苏宁,苏宁又是京东在电商领域的竞争对手“阿里系”的盟友,将天天踢出自己的平台,这个就不难理解了。同样的,圆通于阿里的关系也极为密切,被封杀似乎也是自然而然的事情了。
从目前的形势来看,中国快递业虽已进入‘单日亿件’的大时代,但竞争的层次仍比较低。离成熟、规范的市场,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平台与快递企业”的战争才刚刚开始,未来可能还会上演更多博弈。
至于未来的物流市场格局如何,欢迎大家在留言区讨论!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