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一个人执着于某件事情的时候,往往会给周围人留下憨憨的,傻傻的印象。其实我就是别人眼中的“傻老师”。这些年我做了很多“傻事”,挑几篇分享一下吧。
2014-2015学年度,我到初三带班,当时学校校正处于原先几个学校融合阶段,分到班里的学生都是新面孔。学生名单拿到手后,我的第一反应就是家访。
当时没有班级微信群,我那时也没用智能手机,学生名单里,有家庭住址和家长的联系电话。电话能联系上的,我就事先打个电话,然后再按照地址或步行,或打车,或坐公交前往。电话联系不上的,我就按大致地址找,到地方再细打听。
断断续续经过了十几天时间,一天家访三,五家,最后只剩少数几家没去。家访中,每个家庭我大约停留一个小时,为了不拖沓,我在手机里定时设置几个闹钟,提醒自己该去下一个学生家了。
01 家访
其中有一个姓王的学生家里我没去。打电话联系时,孩子爸说,他们一家人都没在家,孩子妈病了,正在医院治疗。我问是什么病,他说不清楚到底是什么病,反正挺奇怪的,吃不了东西,一吃东西就吐,治了挺长时间,就是不见效。
分班时,王在班里排6号,考重点高中有希望,拽一把,他进重点高中的机会就更大一些。教学中我发现这个孩子基础不太扎实,但人很聪明,接受能力强。
家庭环境对孩子的影响是至关重要的,得知王的家庭情况后,我特别关注他。开学后我经常通过孩子了解他家里的情况。他说,他妈的病情有所缓解,不过还需要人照顾,所以他妈出院后没回家暂时在他姥姥家住。他爸开晚班出租车,每天下午四点多接班第二天早上才能回来,晚上他一个人在家。
孩子爸晚上开一宿车,第二天早上回来迷迷糊糊,照顾不好他的饮食起居,他常常是饥一顿,饱一顿,稀里糊涂度日。记得有一次,他高兴地和我提起:他爸爸给他包饺子了。我说:吃顿饺子,那咋这么高兴呢?不是很正常的事儿吗。他说:自己已经好几个月没吃到饺子了!自从他妈得病以来,他爸爸没特意给他做过好吃的。
那段时间,孩子爸又提到一个问题,周六周日孩子常常以去文具店买本,买笔为借口,带上点零花钱,在网吧一泡就是一整天。很多时候中午饿肚子,作业总要等到周日晚上九点之后才开始写。
关于上网的事儿,孩子和我说:小学一至六年,他爸妈根本不管他,他整天就知道疯跑,慢慢和其他孩子上网吧玩,后来形成习惯,一时难以戒掉,他以后会尽量改。小学时他几乎没写过作业,初一初二时,由于班主任老师管得严,他才开始写作业,不过每天的作业都挨到晚上九,十点后才写。面对焦头烂额的情况,我急切地盼望孩子妈早日康复回家,既能照顾孩子的饮食起居,也能适当约束孩子的行为。
大约三个月后,终于把孩子妈盼回来了,我立刻去家访。他家离学校较远,住平房,院子里有两个正房,旁边还有几间小房子,估计是为了向外租的,不过当时都空荡荡,没人住。他们一家住在一个正房里,正房有两个房间,中间是厨房,其中一间堆满了杂物,三口人挤在厨房西边有大炕的房间里。
炕上有一个方桌,是吃饭和学习用的。孩子妈说:他儿子习惯趴在炕上学习,每次也坚持不了多久,学习一会儿就困了。有时闹心了,就看电视,一看上电视,精神头就来了,迟迟不睡觉,早晨不爱起床......父母看在眼里,急在心里,忍不住冲孩子发火,于是矛盾重重,家庭战争时有发生。
这种情况也是很多家庭的常态,但我还是觉得,他们家环境明显不适合学习,我建议给孩子提供一个单独的房间——有桌子,椅子,没有电视,不受父母的影响.......同时我告诉孩子妈在初三这个非常时期如何与孩子交流,如何引到孩子学习等。临走的时候我把特意买的几本工具书送给孩子,并嘱咐他听妈妈的话,对自己要有信心.......
孩子爸妈接受了我的建议,不久后,把东侧的房间收拾出来给孩子单独住。接下来的一段时间里,孩子的学习态度有所转变,去网吧也不像之前那么频繁,偶尔去一次玩一两个小时过过瘾就回家了。
02 矛盾激化
初三下学期,五月初的一个傍晚,当天是星期天,王爸爸打来电话:“老师,你帮我问问我家孩子去没去哪个同学家?”
“出什么事儿了?”我一听家长语气就知道不对劲儿。
他说:孩子早上说去英语班学习,他也没多想,孩子背着书包就去了,结果晚上五点多才回来。他给阅读班老师打电话,人家说根本就没来!家长气得车也没顾上出车。晚上5点多孩子回来后,被家长数落一顿,一气之下不知跑哪去了!找了几个地方也没找到。
孩子的叛逆,家长的急躁,以及平时的疏于管理......久积的矛盾终于爆发了!电话一个一个地打,一个网吧一个网吧地找,还是无果,孩子爸妈几乎要崩溃了!人着急的时候总会往不好的方面想,孩子能不能想不开......直到晚上十点多,在滨河公园的长凳上终于找到了正躺着的孩子。
从孩子口中得知,他离开家后,漫无目的往前走,顺着往东的大道一直走,最后走到了一个山脚下。这时天已经黑透了,他不敢再往前走了,就折回来顺着来时的大道往回走,但是他不想回家,又想不出合适的去处,就来到公园的长凳上。
事后我问他:有没有想过他爸妈会很担心。他说:没想那么多,当时脑子里一片空白。
连载文集《小草絮语》以一线教师的视角讲述班主任那些事儿,打开青年教师做班主任难的心结,帮助青年教师走出班主任工作的迷茫。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