搬运工https://mp.weixin.qq.com/s/PBCtvf1HHWCjS0h4-waypg 首发公众号号
作为《脑转移|脑水肿症状及处理》的补充,在脑水肿走投无路寻求帮助的时候,在外网见到过用贝伐处理脑水肿,当时没有用药指导,也无使用经验,所以并没有采用。 (贝伐珠单抗,又称安维汀,以下简称贝伐)
脑水肿的严重事件在前篇已提及, 可导致患者头晕、头疼、肢体活动障碍,认知功能低下等神经系统的症状,经常会发生在脑放疗期间或者之后出现,经常会成为肿瘤患者的严重临床事件。
没有写脑水肿处理前,还不清楚脑转的群体那么多,丫妈用了贝伐之后,一天两个半袋甘露醇+地米 未见头疼,后续将继续减量,功劳应该是在贝伐的使用上。 写贝伐珠单抗在脑水肿中的应用,希望对治疗方案有个新的考虑。
贝伐珠单抗原本是用来治疗抑制血管瘤生长的药物,被批准用于治疗各种实体肿瘤,近年来,多项研究表明贝伐珠单抗治疗恶性脑水肿的有效(阳性)结果。
《国际肿瘤学杂志》 2017.1
脑水肿形成和治疗机制
肿瘤性脑水肿是指中枢神经系统肿瘤所伴发的肿瘤周围脑组织内水分含量增多。正常情况下,血脑屏障是由无孔的毛细血管通过跨膜蛋白以及连接蛋白、闭合蛋白、ZO-1、ZO-2、ZO-3和钙黏蛋白等胞质蛋白结合在一起。VEGF可与肿瘤VEGF受体结合,刺激肿瘤细胞的增殖与侵袭,导致紧密连结闭合蛋白和ZO-1磷酸化,使紧密连结开启,破坏血脑屏障的正常功能,水、电解质和血浆蛋白等物质渗出,形成肿瘤性脑水肿。
《国际肿瘤学杂志》2017.1
放疗射线作用于血管,血管内皮细胞发生纤维素样改变,导致组织缺氧和坏死,同时释放大陆作用于血管的细胞因子(VEGF等),导致渗透性血管再生和毛细血管扩展,造成脑组织毛细血管内皮渗透能力增强,增加血脑屏障的通透性,使得病变周围水肿。
放射线还可以引起星型细胞损伤,使得VEGF进一步释放,导致血脑屏障损伤及脑水肿进一步加重。VEGF可引起渗透性血管生成,导致放射性脑水肿形成。
放射性脑水肿和肿瘤性脑水肿的形成均与VEGF密切相关,人源化抗VEGF单克隆抗体,与VEGF结合,防止VEGF与内皮细胞表面受体结合,减少内皮细胞增殖和新生血管形成,降低血管通透性,减轻脑水肿。
因此贝伐珠单抗成为阻止VEGF到达它的靶向毛细血管来逆转脑水肿的靶向治疗药物。
贝伐治疗脑水肿的疗效
放疗后的脑水肿严重者几乎症状都一致,甘露醇和激素控制不住。
2012年华山医院报道了临床研究结果:贝伐治疗伽马刀放疗后合并放射性脑坏死及脑水肿患者,患者经激素治疗无效,患者接受至少2个周期的贝伐珠单抗治疗,患者临床神经症状显著改善,显示贝伐明显降低了放射性脑坏死以及脑水肿。
前几年也有国内报道,患者经甘露醇治疗无效,贝伐珠单抗应用后,患者临床症状快速缓解,在治疗第2天生命质量明显改善。
在欧洲、日本也有相似的临床案例。报道内容大致是患者存在神经功能下降、严重失语和肢体活动障碍等临床症状,在贝伐应用几天后患者临床症状明显改善,激素治疗停止,使用贝伐治疗后,患者临床症状显著改善,可再次独立行走,颅脑MRI图像显示脑转移瘤和脑水肿明显缩小。
以上的研究,为贝伐在激素+甘露醇治疗无效的脑水肿中提供了有力的临床证据。
耐药风险
虽然贝伐在对抗脑水肿有初步效果,但仍有临床案例显示,其用药后存在对血管过度修剪风险,导致血管功能不全,加剧组织缺氧坏死。甚至诱导侵袭性和耐药性更强的肿瘤间质表现出现,出现耐药现象。比如使用数周后,产生更严重的水肿导致治疗失败。
其中也包括前面提过了,贝伐快速修复了血脑屏障,也并不利于放疗后的药物入脑治疗,大分子靶向药和化疗药的进入脑内,这部分利弊暂无数据。
// 检讨:血脑屏障一直记成脑血屏障。
总结与建议
贝伐对放射性脑水肿处理有较好的疗效和安全性,但毕竟贝伐研发的时候并不是为了治疗脑水肿的,对于远期的疗效、治疗时机以及耐药问题仍需要大量样本的临床试验,才能有更好的治疗模式。
还有,贝伐珠单抗是罗氏药,目前进医保分类只有直肠癌,其他类型癌症的使用需要自费。如果发现有脑水肿症状,在甘露醇和激素极无法控制情况下可选择贝伐试试。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