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下周要参加公务员面试,喊我陪她买正装和高跟鞋。
说实话我挺佩服她的毅力。作为两孩的妈妈,连续12天上面试班,早上8点上课,半夜12点下课。人家那些年轻人可以睡在宾馆,她却要打半个小时的车回家陪孩子,光是想想都感觉累。
我们逛的这家商场消费算是中等,价格并不美丽,但也没到负担不起的地步。往往是拿起一件衣服,听到售货员的报价后会来上一句:“真不便宜啊!”但是咬咬牙也能买回家的那种。
朋友家经济条件不错,再加上老公的大力支持,试衣服时完全不需要问价格,大几百的衣服裤子,没用两分钟便决定买下。
接下来她还差一双高跟鞋就变身白领丽人了。于是我们转到卖鞋区,去了一家知名度不错、上脚也很舒服的品牌鞋店,发现一位大学生模样的青涩小姑娘,正苦苦哀求服务员把鞋子的折扣再打低一点。
那双鞋子是春秋款式,已经算是过季的商品。服务员表示这双鞋子实在没有下浮的空间了,并委婉地暗示,如果想要更低价格的鞋子,对面那家二线品牌的鞋店完全可以满足要求。
但小姑娘不肯走,她从未穿过高跟鞋,试遍了全商场,只找到这一双可以穿着行动自如的鞋子,实在不想放弃。
听了她们的谈话内容,我和朋友对视一眼。这也是今年参加公务员面试的考生,年轻的应届毕业生因为培训班价格不菲,所以手里几乎没有了现金,但又不好意思同家里伸手要钱,于是只能对着唯一合适的鞋子兴叹。
此情此景触发了我们对于往事的回忆。朋友出身农村,家里为了要个儿子超生了两胎,被罚得家徒四壁。上大学时她的学费是靠助学贷款筹集的,生活费就是每天花两块钱买4个馒头,就着家里腌制的极咸的黄瓜吃下去。
我的条件虽然比她好点,但因为家里还有个妹妹还要花钱,加上妈妈没有工作,每次爸爸给我打生活费的时候,我内心都会涌上一阵愧疚。
那时候,一顿火锅、一盘豆角炒肉,都是大学生的奢侈菜品。我们买衣服绝不会超过100块,化妆品能用上一支刚刚风靡起来的某宝莲,就能兴奋的一晚上睡不着觉。
朋友感叹说如今自己有了工作,老公又挣着年薪,想吃什么吃什么,想穿什么也可以随意买买买,但钱花出去,却找不回当年那种欢呼雀跃的心情了。
想当年我们青春无敌,一件30元的白T恤穿在身上,再扎个高马尾,走出去就能收获不低的回头率。如今胶原蛋白流失,哪怕穿上千元的白T,依旧无法重现昔日风采。
曾经很羡慕如今的大学生,因为生活普遍富裕,他们的消费水平要比苦逼的80后强上一大截。就拿我出身农村、家境一般的侄女来说,小姑娘的化妆品价格要比我用的都高,还别说人家那些家境富裕的,初高中便用了上贵妇化妆品。
但是今天这个在鞋店苦苦哀求的小女孩,刺激了我那尘封已久的记忆。
她的家庭未必负担不起一双鞋子,可她的自尊心不允许她屡屡向家里要钱。比起那些沉浸在安乐窝里,一方面享受着父母给自己创造的舒适生活,一方面埋怨父母多事的同龄人,不知要强了多少。
记得读研究生时,我利用一个暑假的时间,边当家教边做实验,挣了2000多元的“巨款”。我用这笔钱给父母、妹妹各买了一件羽绒服。如今十几年过去了,羽绒服早就已经不保暖了,但爸妈还是不舍得丢掉它们。
面前的这个小姑娘,和当年的我们何其相似,也希望她能顺利通过公务员面试。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