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试问繁华何处有?北宋移民藏心中。

试问繁华何处有?北宋移民藏心中。

作者: 任米荣 | 来源:发表于2023-08-08 14:44 被阅读0次

    ——《梦回繁华》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梦回繁华》是八上第五单元第四篇课文,是一篇介绍《清明上河图》的事物说明文。文章按照内涵、内容、价值三部分介绍画作,主体内容按开卷、中段、后段的空间顺序依次展开,层次清晰,结构严谨,语言准确,通俗易懂。介绍画作时,主要运用摹状貌的说明方法,着力描摹画面的整体和细节,化静为动,展现了作者描绘的北宋时期的生活场景。同时,大量运用四字短语,概括性强,生动典雅而富有韵味,与这幅画作相得益彰。根据阅读提示,这篇课文重点训练学生学会浏览与细读相结合的阅读方法,旨在提升学生的阅读素养。

    学情分析

    本单元主要学习事物说明文,学生通过前面的学习初步掌握事物说明文知识,了解了说明方法,说明顺序,说明语言的准确性严密性。这节课作为自读课,旨在通过自学,学生进一步掌握学习说明文的方法,学习对画作的介绍方法。

    教学目标

    1.把握说明对象的特征,梳理本文说明顺序,体会条理清晰,层次分明的特点。

    2.了解主要说明方法,理解作者选择和使用恰当的说明方法。

    3.品味文章语言,把握其既具有科学性又具有文学性的特点。

    课前预习

    1.作者张择端,——人,除了————外,还有————相传。

    2.本文主要写了关于清明上河图的————、————、————三个方面主体内容。画面按照————顺序介绍,从文中的——、——、——可以看到。

    3.生字

    绢本    檀木    题跋    擅长    田畴

    考订    宏敞    春寒料峭  长途跋涉

    遒劲  城郭    摩肩接踵  冗杂

    教学过程

    一、初识繁华

    1.同学们,关于名画,你们知道哪些?

    2.今天老师给大家介绍中国十大名画中的一幅——《清明上河图》,请同学们观看电子版,看完之后说说感受。

    3.请用一个词语两个字谈感受

    繁多:画中的人很多,房屋很多,主要是沿河画的一幅画。

    繁华:这画的是汴京城,就是在北宋时期的首都开封。

    忙碌:每个人都在忙自己的事。

    繁荣:街市店铺林立,游人如织。

    我们该如何介绍这副画呢?让我们一起走进22课《梦回繁华》,去体会清明上河图中带给我们的思考。

    二、分析繁华

    1.根据前面所学习的内容,你觉得作为一篇说明文,我们应该如何学习?

    本文说明对象有什么特点?文章主要介绍了哪些内容?

    本文的写作顺序是什么?

    文章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

    本文语言有什么特点?

    2.学生浏览课文,自主感知

    写作对象是清明上河图,突出的特点是“繁华”。

    介绍了《清明上河图》创作的背景和作者,艺术价值和历史价值。主要介绍了都城汴京从城郊、汴河到城内街市的繁华景象,体现了汴京城繁华的景象。

    文章按照逻辑顺序和空间顺序展开介绍。

    本文运用了列数字、作比较、打比方、摹状貌等说明方法。

    本文语言准确生动。

    3.作者在介绍这幅画的时候,主要扣住繁华二字,那请同学们再来跳读课文梳理一下本文中哪些地方体现了繁华?

    人物繁多:商人、手工业者、市民、毛驴驮队、仆从、轿乘队伍、权贵、行旅……街上行人摩肩接踵,络绎不绝,士农工商,男女老少,各行各业,无所不备。

    商铺众多:街道纵横,房屋林立。茶坊、酒肆、脚店、肉铺、寺观、公厕等一应俱全。

    商业繁荣:各类店铺经营着罗锦布匹、沉檀香料、香烛纸马。另有医药门诊、大车修理、看相算命、修面整容,应有尽有。

    景象繁忙:巨大的槽船舳舻相接,忙碌的船工从停泊在河边的粮船上卸下沉重的粮包,纤夫们拖着船逆水行驶,一片繁忙景象。

    时代繁荣(社会背景):商业手工业迅速发展,出现空前的繁荣局面,文化生活十分活跃。(杨静)

    4.作者又是通过怎样的语言来介绍这幅传世佳作的?除了刚才所说的准确生动,你还体会到什么特点?精读以下语段。

    屏显:

    船正在放倒桅杆准备过桥,船夫们呼唤叫喊,握篙盘索。桥上呼应相接,岸边挥臂助阵,过往行人聚集在桥头围观。而那些赶脚、推车、挑担的人们却无暇一顾。

    各类店铺经营着罗锦布匹、沉檀香料、香烛纸马。另有医药门诊、大车修理、看相算命、修面整容,应有尽有。

    (1)这句话运用了摹状貌的方法,生动具体,化静为动,视听结合,让人产生无限的想象。

    (2)文中大量运用四字短语,这些四字短语让人觉得概括力强,典雅含蓄,同时读起来很有韵味。

    像这样的语言,还有吗?

    学生圈点勾画,集体交流。

    三、梦回繁华

    1.为什么是梦回繁华?请跳读课文,在文中找到答案。

    建炎之后,南渡的北宋移民怀念故土,在他们眼中,这幅画卷必有其特殊的意义,正是他们回首故土、梦回繁华的写照。通过此一观念来审视这幅千古名作,我们会发觉那隐藏于繁华背后的心情。

    它不是一般热闹场面的记录,而是通过对各阶层人物活动的生动描绘,深刻地揭示出这一特定历史时期的社会生活状况。

    北宋移民对故土的思念,对当年繁华太平景象的怀念,表现南宋人民渴望国家统一的强烈愿望。

    2.背景资料

    材料一:在城门外望火楼,无人守望,城门无人把守,整个汴京城,是一个不设防的国都。而那些进军却安卧在递铺(递铺是指宋代在水陆交通沿线所设传递公文的机构)门口,或忙碌于运送军酒。

    材料二:全段中心段的情节是即将平息的一场交通事故,这起严重险情的直接责任者是几个纤夫。当时船工们正在船顶上吃饭,纤夫本应该在离拱桥一定距离时停止拉纤,并招呼船工放下桅杆,他们却一直埋头拉纤到拱桥底下,拱桥上下的行人发现了险情——桅杆迎面而来,大声呼救……   

    材料三:在桥上还上演了一场闹剧,坐轿的文官与骑马的武官互不相让,轿夫与马弁各仗其势,争吵不休。真宗在大中祥符元年诏曰:“自今文武百官,内廷出入,道路相逢,一准仪制……”而画中的仪制已乱,给本已紧张的拱桥上下增添了更多的险情。

                          ——余辉《故宫藏画的故事》

    小结:表面是繁华,背后是危机,所以梦回繁华展现的其实是盛世危机。画家以现实主义精神和悲天悯人的意识,揭示出当时隐藏着的一些社会矛盾,折射出对宋城宋都城防缺失,消防殆尽,军心涣散,文物相争等弊端的担忧。而在这个时期,北方的少数民族境地正在秣马厉兵,伺机攻克这座不设防城市,北宋灭亡已在旦夕之间。所以,意在揭示当时分化的社会问题,劝谏宋徽宗,表现了画家对国家命运的担忧。

    同学们,因为北宋的君主昏庸无能,忠奸不辨,安逸享乐,所以最终灭亡。今天的我们应居安思危,这样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才能实现,繁华将会成为现实。

    四、作业:二选一

    1.课外阅读。清明上河图的故事解读。清明上河图谜一样的清明上河图进一步了解这幅名画及背后的深意

    2.阅读《千里江山图》的解说词,分析其和本文的介绍是否一样。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试问繁华何处有?北宋移民藏心中。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bzinp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