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中国生活,是否经常听到有人说话,说了很长一段,感觉非常有道理,似乎说了很多很多。但是,等余韵过去,细细砸吧滋味,似乎又什么都没有说?
这些就是在中国必会的话,今天就来盘点下这些有用的废话。
#1 官方废话的极致体现——外交部标准回答

举个栗子!今天(2017年2月17日),外交部发言人耿爽主持例行记者会,就有记着问越南口岸工作人员殴伤中国游客事件的表态如下:
中国政府一贯高度重视境外中国公民的安全与合法权益保护工作。关于你提到的中国游客在越南口岸被越方工作人员殴伤一事,中方已多次就此事向越方提出交涉。今天,外交部领事司司长就此事专门约见越驻华大使,再次表明中方严正立场。中国驻越南大使也在河内就有关问题约见越外交部负责人。中方要求越方对受害者做出道歉和赔偿,对涉案人员进行严肃处理,并采取有效措施避免类似情况再次发生。据了解,越方已对8名有关涉案人员做出停职处理。我们将继续敦促越方本着严肃认真和实事求是的态度,彻底妥善处理此事。
根据这一段话,可以得到外交部记者会的标准回答,如下:
中国政府一贯高度重视……。 关于你提到的……一事,中方已多次就此事向XX提出交涉。 ……表明中方严正立场。 ……中方要求……。 据了解,……。 我们将继续敦促……,彻底妥善处理此事。
其实,外交部只是想说,这个事我们知道的,我们不是很高兴,我们盯着呢,对方处理好了还则罢了,如果没有处理好,我们就有后续动作。
因此,这类官方废话就是表个态度,用很长一段话来告诉你,“我们知道的”。用这个套路,可以回答大多数涉及中国公民在国外遭遇意外的外交事件。
#2 用废话委婉的拒绝

很多外国人都认为中国人不会说“不”。其实,中国人会说不,只是没有直接说而已。比如女生拒绝表白的一万多种方法:
我们还是当朋友好了(其实你还有可以利用的价值)
我想我真的不适合你(我根本就不喜欢你!)
其实你人真的很好(可是我不想和你在一起)
你人真的很好(我是真的不想和你在一起)
你人真的真的很好....真的(猪头,离我远一点!)
我暂时不想交男朋友(闪边啦!你还不到我心中帅哥标准的一半)
再比如求职的时候经常会碰到的回答:
我会和领导商量下,如果合适就给您电话。
我们会仔细研究研究的。
别傻了,找下一家吧,你永远等不到这个电话的。
这种废话并不是虚与委蛇,而是充分考虑对方感受情况下做出的回答。
#3 寒暄
“寒暄”的本意指冬天和夏天,也就是嘘寒问暖,英文称作Small talk。喜欢以天气开始聊天的英国人全球闻名。偶遇的两人用这些无关紧要的话题开始对话,往往说的是一些似是而非的废话,但让双方感觉能够拉近关系,避免无话可说的尴尬。但是,如果两人相遇,没有切实的事件、话题可聊,那么他们说出的任何话,都是废话。比如:
上哪去啊?
吃过了吗?
今天雾霾好严重啊!
唉!小王!这么巧!
最近哪里发财啊?

其实,哪怕是商务洽谈,寒暄也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 调节了气氛
寒暄的开始一般是双方相互表示关心,其乐融融,让双方拉近了情感距离; - 制造了共同话题
以双方都能贡献内容的话题开始对话,使得下面的对话开展更加顺畅; - 创造了双方认同的开始
在共同的话题上对话,双方很容易支持对方的言论,从而获得初步的相互认同。
废话不废
废话很多时候往往是情商的表现。适度的废话是人与人之间的润滑剂,能够在日常生活中降燥、清火。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