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36氪再次披露,2018年12月内部员工大会后,腾讯开始裁撤一批中层干部,主要包括助理总经理、副总经理、总经理级别,有时一些副总裁也被认为在中干范围内。
看到这样的新闻,小商采访了中国第一位拿到国际职业教练、优势教练资格的商业教练——秦玮导师,听听他对于腾讯裁员的看法。
小商:
秦玮老师,您怎么看这件事?我的朋友圈都在刷这个新闻呢!
秦玮:
根据新闻,我们可以看到马化腾其实让中层培养接班人,目的并不是准备“备胎”,而是强调中层如果在管理条线上发展、必须不断提升领导职能——培养下属、培养团队,而领导职能发挥过程中重要的一个手段就是教练下属,所以仅仅是“具备管理职能+领导职能的中层”是不够的,要成为“具备教练技巧或者教练型的中层管理者”。
小商:
那么您能说说“管理”“领导”“教练型管理者”这三者的区别是什么吗?
管理和领导之间的区别秦玮:
“管理”“领导”其实在我们上次“员工绩效考核的情景工作坊”中已经提到过,这里用一张图带过。
秦玮:
“教练型管理者” 就是具备教练技巧的管理者,他很明确的理解管理与领导之间融合共生的关系,同时又聚焦于培养下属与团队,不断提升能力以实现更出色的表现,主要的手段就是在工作中应用教练技巧,最终追求目的是个人价值提升与企业价值增长融合共生。
小商:
如果说“管理者改变员工的行为。而领导者则在你未意识到时改变了你的思维方式。”
比如说作为领导者,他会注意倾听、学习和提问,尤其在我需要引发团队拓宽思路的时候。最终,我会和团队成员进行共同决策。那为什么还要教练呢?
拥有一定领导力的中层,不是已经实现了教练中的“聆听”和“提问”,为什么还要裁员呢?
秦玮:
因为带不出队伍和下属的中层,不管专业能力多强,对公司来讲都是要替换的(宁可换去做技术也不能做管理)。
实际很多企业两年前开始已经在强调中层人员能力提升的方向,尤其是教练技术的掌握和应用。中层最重要的任务“带团队实现业绩”,高层最重要的任务是“带中层实现业绩”。
小商:
这跟德鲁克的管理理念好像有冲突,毕竟他强调培养经理人为代表的劳资关系。同时《管理:任务,责任,实践》也誉为管理学上的圣经?
管理2.0时代秦玮:
你说的德鲁克是,管理1.0时代是雇工关系,劳资关系。现在欧美已经很少有人研究德鲁克,更多关注的是Gary Hamel教授。
他提倡的是管理2.0时代是合作关系,企业就是围绕某种使用搭建的平台,各级员工都是认可这个使命来到这个平台发挥价值的人才。企业作为平台提供资源与支持,各级员工提升自己同时实现价值,个人成长与企业成长同时实现。
小商:
看到GaryHamel教授对行业的预测、战略意图和认同核心竞争力也有很独到的观点。
那么老师,既然教授这么牛,为什么我们不读他的书呢,比如《公司的核心竞争力》、《为未来而竞争》、或是《领导革命》。因为我真的要被《管理者而非MBA》这本书逼疯了。
《管理者而非MBA》秦玮:
如果你想跟上Gary Hamel的节奏去理解为什么管理2.0重要,那首先你必须理解管理1.0为什么需要被替代。
了解这个问题,如果你恰好不是管理系毕业、更凑巧的是你目前也没有时间和头绪去了解管理学的方方面面,那找到已经研究这个问题并有答案的著作是不是更有效?绝对是凑巧,明茨伯格就是你要找的人、他写的《管理者而非MBA》就是你希望找的答案。
我也同意你提出的Gary Hamel的著作值得学习,所以我的建议是读完明茨伯格,就可以继续去读Gary Hamel。
小商:
谢谢老师解读,话题拉回到我们今天讨论的主题。我观察到,两年前职场的热点是讨论“40岁危机”,两年后已经变成了“中层战争”,京东阿里都不再考虑30岁以上的员工,我们应该何处何从呢?
秦玮:
“40岁危机”是指如果40岁被辞退还能怎么办,也就是中层不能跨入高层的问题。
“中层战争”是指公司里不能带团队的中层就会被大量淘汰,否则市场就会淘汰这个企业。
很无奈,但是很现实!
我在三年前就承担了一家500强企业的中国区中层管理人员培养项目,核心就是要求中层掌握教练技巧,要成为教练型中层,因为他们是IT企业,员工都是“高知人群”,管理和激发这个人群依靠传统管理模式是无效的,必须从“人才”角度入手。
如果我们再把时间倒回到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的时候,那时候我接的一个项目是帮助一家国际银行做全球范围中层裁员的前期准备,其中核心一项就是训练这些中层掌握教练技巧,这对于他们重新找工作会有实际的帮助。
小商:
老师,你真么牛,我们怎么不知道?你做了这么牛的案例,为什么不写出来跟大家分享呢?
秦玮:
我做商业教练,就是做“琢磨人”的工作,就容易忽略另外一头。
小商:
真如老师说的,现在从大企业开始辐射,未来整个商业教练的市场那个大呀,想想就好激动呀!
秦玮:
是的。当Gary Hamel提出管理2.0版的理念时,国际管理学界还是一片抵触,但是随后的发展都印证了他的理论与指出的方向。
当大家还以为借鉴德鲁克就可以做好管理的时候,真正的企业管理发展趋势已然是走在Gary Hamel描绘的方向和道路上。
要不要通过掌握教练技术提升自我的管理能力已经不是一个简单“能不能变现”的问题,而是距离“变天”还有多远、还有多少时间可以让自己做好准备的问题。
华为、阿里、百度、腾讯都已经在做了,那距离你的企业采取行动还剩多少时间?
小商:
老师,谢谢您接受我的访谈,先不打扰了,下次有机会再聊~
秦玮:
好的,那下次见!
最后的碎碎念——
我们五维的商业教练的帆船马上要起航了,一起抱团进入这篇蓝海中,进行教练的快速复制和成长,为更多的企业提供资源和价值。
你还在在岸上犹豫吗?没有关系,我们会准备好救生圈来就你哒,放心喔~
五维商业教练实战营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