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一外(初中部),焦某
【摘要】儒林外史,描绘了一个儒士的世界。在这本儒士小说里,吴敬梓也塑造了一批侠客形象。这些侠客,不但各具特点,而且突破了传统的侠士定义。同时者些形象的背后也反应的社会的思想背景以及作者对一种理想社会的寄托。
【关键词】《儒林外史》;侠客
引言
银鞍照白,飒沓如流星。干不杀一人,千里不留行。事了佛衣去,深藏功与名,闲过信陵饮,脱剑膝前横。
义薄云天,忠实肝亦劫富济贫,锄强扶弱。长达一百二十字的《侠客行》,包含了诗圣对侠客之礼赞。《儒林外史》中,不论是批判,亦或是歌颂,均以各种文人博士之主。但以如是群体为“圆心”的圆中,也描绘了一种较为特殊的群体:侠客群体。这个群体是特殊的,塑造的人物也是各具特色。本文将围绕侠客的形象进行分析,同时也会挖掘作者的思想及社会背景,以及作者在人物塑造上的突破。
1. 真“侠士”与假“侠士”
披着虎皮行狐事,除了牛郎围,万中书之类,张铁臂,想必很多人听来也不耳生。“打着侠士之名行骗之事”,可谓是他的风格了。
在第二十回中,娄三娄四的有宴会上,权勿用邀请了张铁臂。张铁臂“雄赳赳”的走入,讲述了其旧时之事,与朋友堵塞,睡于街心,有牛车从膀子上过,那时它将膀子一挣,古丁一声,车过去了几十步远,而他壁上未留一迹。初从铁壁口中闻,几多侠士风骨。而他自嘘“路见不平拔刀相助”“喜帮穷人”。从后文中舞剑“ 一把剑舞得密不透风,连水都浇不进去。”中,也见他有几分功夫。但令人大跌眼镜的则是他“杀了仇人,找了恩人“,以猪头充人头骗财之事。由此看出,张铁臂并非一位锄强扶弱的侠士,而是顶齐名号招摇撞骗!由此可推,前文的“自嘘”,也是不可信的了。好在,他虽然骗了人,但后文见到杜少卿之时,依旧是羞的抬不起头。可见他是有廉耻之心的,况且从他舞剑中看出,他还是有点本事之人。相比之下,后文的万青云则显得更加不知廉耻。而金庸先生《射雕英雄传》中的裘千仞则是挑唆众侠士投降金国,也曾挑唆他人调戏名女。对比看来,张铁臂是可笑并不可恨的了。
相比之下,整本《儒林》中,可称为侠士的则有五人:萧吴轩,萧云轩父子,郭孝子,凤四老爹以及卢信候。五人虽均为侠士,却性格各异,当年,他们身上都脱不了传统侠士之特点。
2. 侠士的个性特征
如上文所述,五位侠士均所具不同特点。[1]凤四老爷是传统的侠士,郭孝子则以“孝,怒”为侠,卢信候是书侠
同时,结合吴敬梓先生的背景。他是出嗣给吴霖起为嗣子的,从小就遭到族人的算计、怨恨。吴霖起对他的教育也是十分的严格,四书五经,考取功名。他厌倦八股,喜欢诗文小说,也偷偷学习过戏。母亲病故后,家族的矛盾则更多的向他袭来。生活在如此压抑的世界里,对外界的向往和对自由的渴望,是万万不可能无的了。而这种自由发泄何方?出了杜少卿这种超然世外淡泊名利的读书人,还有一个方向:武林。自古以来,武林便是很多人士的向往之地,这里承载了太多文人的寄托,也包含了太多对现实社会的不满。在儒林外史中,不论是风四、萧云仙,亦或是郭孝子、卢信候,都是理想的形象,也许他们身上有着吴敬梓先生的另一种寄托:肝胆仗义,为民除害,两肋插刀,光明磊落。同样,这些人不会被八股和封建的社会所束缚。这些美好的精神,也许是他心中另外一个“世外桃源”了吧。
总结:
武侠的世界,总是充满了寄托的,不论是“今日把示君,谁有不平事。”还是神剑冲霄去,谁为平不平。”,都有着深厚的寄托意味。吴敬梓的描写,超脱了传统的侠客形象,塑造了一批有血有肉的侠客,同时这一切的背后,也是对锄强扶弱、光明磊落、重情重义、坦坦荡荡的理想社会的深深寄托。
“侠”。同理,支持儿子为国效力的萧昊轩,
也是当之无愧的“镖师之侠”。
参考文献:
[1]郑州大学体育学院 丁仁涛,《儒林外史》中的侠士形象与名士观念[D] 2019 6-13
(笔者是经过她本人才转发的,这是一篇比赛论文,读者朋友可以搜索“宝安初语”公众号查看原文哦)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