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寄生虫》观后感

《寄生虫》观后感

作者: 还有下文 | 来源:发表于2020-02-20 23:57 被阅读0次

这部电影获奖无数,影评无数。剧情早已不是什么迷了,但是在自己从头到尾,看完一遍的时候,还是泛起了一些思考:

在资本积累结合人性带来阶级固化,这一不可改变的事实面前,作为普通人,怎么过最合适?

这个问题的先验假设有:社会稳定的前提必然有一定的秩序,多劳多得,财产继承等等。

知识和知识的可获取能力,人性的贪婪和人性的光芒也不是仅仅两面。

拥有知识,便能够知道多劳也分劳什么,多得也分多多少。
知识的可获取能力,意味着有多少时间、精力能够用于获取知识和用知识创造财富。

电影中的矛盾,说出来的是味道,没说出来的是态度,藏在里子的是高处的排他性。

好比说山顶上只能站一个人,另一个人也想站上去,不可调和的矛盾就显现出来了。

所以,作为普通人,如果知道了一生中能达到的财富、地位的上限,如何把有限的时间过得精彩呢?

电影其实也说了——计划,好比修路一样,知道了方向和每天修多少,就算最后没达到这个上限,也是在令自己内心满意的道路上;

其次是修心,修同理心,有同理心的醉汉不会胡乱排泄,有同理心的社长不会高高在上,有同理心的司机不会好为人师等等。

芸芸众生,皆为因果。在我看来,生命的宽度不应只被名利所定义,更应比较其内心充盈程度:知识的储备,人性的洞察,社会政治经济的理解,与自己、他人、自然的和谐统一。

无论是共产主义,还是阿弥陀佛,或是主等等。这么说不是排斥,不是逃避,而是兼容并包,是追求体验人生百味的释然。

相关文章

  • 100部经典电影思维训练营第35部《寄生虫》观后感-阶级固化

    《寄生虫》观后感-阶级固化,努力摆脱寄生 韩国是一个阶层分化很严重的国家,《寄生虫》,讲述了一家四口全是无业游民的...

  • 穷人就是寄生虫?

    ——电影《寄生虫》观后感 “袜子从头到尾都挂在哪里,没有动;石头一直都在,最后还回到它本该存在的地...

  • 《寄生虫》观后感

    2019年8月10日晚,在家中和朋友一起看了这部电影。拖了3天才开始写感受,是想看看自己还记得些什么,还记得的便...

  • 《寄生虫》观后感

    阶级对立的片子总是可以吸引群众的关注,有一部分的原因是因为社会分级真的很严重,贫富差距真的很大;另一部分原因或许是...

  • 《寄生虫》观后感

    电影《寄生虫》,是一部开头像喜剧、中间像恐怖片、结局却是个悲剧的故事。讲述的是一个生活在半地下室的贫困的四口之家,...

  • 《寄生虫》观后感

    【剧情简介】 韩国·首尔·贫民窟 地下室里,住着贫困潦倒的一家四口:爸爸、妈妈、哥哥和妹妹。地下室里,常年不见阳光...

  • 《寄生虫》观后感

    迷茫 这个电影是寄生虫。难道是讲一个疾病的故事吗?作者视不创造的人为虫。 悲剧 四人丧生。 富人阶层的男主人公朴社...

  • 《寄生虫》观后感

    说实话,能让人看完电影之后意犹未尽感觉心里被掏空或者占满的电影不少,但是能让情节故事在心里久久不能平复,浑身起鸡皮...

  • 《寄生虫》观后感

    听说韩国电影《寄生虫》是首部获得奥斯卡最佳影片的非英语电影,心中不免产生好奇,于是在网上找来,一睹为快。 故事的情...

  • 《寄生虫》观后感

    我们每个人都活在自己的世界里,关注着自己想关注的,被自己的习惯裹挟着前行,往往一个很小的习惯就会改变你一生的走向...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寄生虫》观后感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bzqqqh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