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来惭愧,感觉活了那么久,近两年才与艺术这两个字靠得近了一些。先是《渴望生活》走进了这个行走在艺术与疯癫狂人——梵高,再是T上海之行的梵高画展,接着就是今天大面积的在梵高和莫奈之间的不同个体的思维碰撞。
最近看到一篇很火的文章——《文盲不可怕,美盲才可怕》。现在的穷人太多,穷的不是一日三餐,不是物质,不是知识,而是审美的能力,对于美的感知力。没有适当的审美,生活剥落出最务实、最粗俗的一面,越来越追求实用化的背后,生活越来越无趣、越来越枯萎。
莫奈《日出-印象》是的,我们已经忙碌到没有时间俯下身子嗅到泥土的味道;我们已经忙碌到好久没有抬头看看飘飘悠悠的白云;我们已经忙碌到了忘记打理丛生的花花草草;我们已经忙碌到了记不清上一次究竟是什么时候牵着孩子的手去野外撒欢……
这些曾是我们生活的一部分,也是我们触摸自然最直接的打开方式,可是我们多久没有了?我们没有梵高的执着与热爱,不可能达到没有面包也要追的境地;我们没有高更抛弃名利和妻儿的勇气;我们没有莫奈看不清颜色还要继续的倔强……可是我们生而为人,我们有健全的感官,我们有各种比他们前沿的便利,可正是这些让我们被绑架了,让我们有理由不去看、不去听、不去嗅、不去触摸和感受了。
这次跟随三个小伙伴从不同角度和这些大师有了一次亲密接触。小婕借助梵高的疯癫执着、浮世绘之于西方绘画界的深远影响、海子、顾城和羽生结弦的本色出演把大家内心的那团火种渐渐重新燃起。郑丽娟娓娓道来与艺术的一次次缘起和感悟,同时给大家恶补了西方美术史。小戚明明是美女老师,恰恰跳出了性别的羁绊站在社会学的高度全景展现了梵高莫奈生活时期的政治、经济、文明。
最最拽的T出场了。先做个梵高和莫奈的图像世界的解读,经由这样的解读之后,我们看到了两种不同的生命线——埃里克森式的标准生命曲线:讲究生命的每个阶段以及这个阶段的正确打开方式和尼采式线性生命线:断崖式,不需要阶段,一个猛冲就下去了。
“借助两个人的画推展两条线的碰撞历程,这一趟,我们要在色彩季的基础上进入色彩的深处:
去感受光如何形成时间和速度,
去感受光如何燃烧又如何寂灭,
去感受光的律动,
在律动中激情与癫狂的奏响如何的生命乐章,
什么埃里克森式的标准生命线?
什么是尼采式线性生命线?
这一场,完全就是一个艺术品的创作过程,
就在11月,
就在水星,
有一场东方诗人与西方救世主之间的对峙,
有一场关于瞬间之美与永恒之美的对话,
有一场凝视光之美与凝视自己的危险之间的相忘,
有一场关于睡莲与向日葵之间的相守,
有一场关于池塘与麦田之间的决裂,
而这仅仅只是张洪喜带来的第一场!”
太喜欢这段引言了,所以此处原文引用。T不仅诗意和深情,更客观和犀利。带来的那么多案列,无不都在绘画中显现出来。绘画真的是打开了一条成人进入孩童世界的路径。画的意义和价值,就是一定要发生变化。作为专业人士更要看到那个变化的进程。
今天的收获是巨大的,思考的点有些不着边际,恰恰是困住的那一级,在艺术和审美中徜徉,慢慢摸到那个路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