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连贯目标体系

连贯目标体系

作者: 蓝色多莉 | 来源:发表于2023-04-26 05:48 被阅读0次

    阅读笔记第78/365天

    今日阅读《韧性》

            ——不确定时代的精进法则

      作者:张晓萌 曹理达

    第三部分 韧性飞轮之意义

    第7章 意义树:连贯目标体系

    明确的目标会给我们的人生带来一个清晰可见的美好愿景。在朝着自己的目标努力的过程中,我们会获得充实与快乐,与之相伴的成就感和掌控感,便会不断丰富着生命的意义。

    我们都希望在有限的时间内产出最大的效能,从而达成目标,因此时间管理已经成为每个人的日常任务,而如何评估时间管理效能,取决于目标的设定。可以说,没有目标就没有时间管理的必要,而时间管理的效能需要在更长的时间维度和更广的意义维度上衡量。短期的、局部的过分高效,反而会影响长远目标的实现,而一味地以牺牲热爱为代价实现所谓重要的目标,又会损害人们对于更高层级生命意义的追求。因此为了实现找寻人生意义过程中的统合感,我们需要把时间管理和专注的热爱有机融合。

    一、热爱四象限

    1.时间管理四象限的优势和劣势。

    史蒂芬·柯维的时间管理四象限让我们把每天所做的事按照重要性和紧迫性两个维度分为4类,包括“很重要很紧急”“很重要不紧急”“不重要很紧急”“不重要不紧急”。柯维的四象限矩阵,帮助我们以可视化的方式梳理了时间的分配,也帮助我们克服了大脑偏好短期任务的应激特性,将长期目标分解为日常任务。与其着重于时间与事务的安排,不如把重心放在维持产出与产能的平衡上。

    但是,如果我们不能找到“重要不紧急”象限(持续学习,关注健康,陪伴家人)的内在动机并形成认同,这个象限的事情还是会继续被搁置。同理,那些“不重要不紧急”的琐事,比如刷手机、打游戏,如果不从幸福效能的角度重新衡量和梳理,也不会轻易被戒断和减少。更重要的是,我们需要重新对“不重要不紧急”的事进行认知,因为很多时候,我们希望找寻的π,其实是源自这些看似“不重要不紧急”的事情。如何从中去创造并激活一些积极体验,并将其转化为“无用之用”,是需要我们在时间管理的基础之上有意识地去思考并践行的。

    2.热爱四象限。

    在打造韧性的过程中,相比时间的效能,我们还应该关注一项活动占用的心理资源和产生的回报。其中,专注度是衡量心理资源投入程度的指标,兴趣度则代表了一项活动所能带来的积极体验的强度。在柯维时间管理四象限的基础上,我们提出一种新的思维角度——“热爱四象限”,从专注度和兴趣度两个维度帮助个人更好的将时间管理和人生意义、激发热爱进行连接,切实提升时间的“幸福效能”。

    第一象限是高专注度高兴趣度的事物,即热爱象限,包括全情投入的工作以及容易让我们进入心流状态的爱好者;

    第二象限是低专注度高兴趣度的事物,即尝试各种积极体验,这是一些人们感兴趣但并没有投入很高专注度的事情,比如撸猫、出游、看电影和分别已久的亲友重聚等;

    第三象限是低专注度低兴趣度的事情,即生活和工作上的琐事,比如每天给孩子准备晚餐、记账等;

    第四象限是高专注度低兴趣度的事情,即责任象限,比如重要但并不是非常喜欢的工作、辅导孩子完成作业等。

    3.从责任中找到积极体验并不断扩大热爱边界。

    热爱四象限的两个维度依靠我们自身的主观判断。专注度和兴趣度这两个维度能够更为直观地揭示出我们有多少时间用于真正用心的“生活”,而不仅仅是生存。如果我们把大部分时间都花在责任和日常琐事这两个象限的事物当中,这样的安排对于建设心理韧性不一定有帮助。长期陷于责任和日常琐事两个象限的事物当中,我们会消耗甚至透支心理资本,长此以往会滑向负面情绪,以致产生心理问题。

    责任和热爱象限是 π型人才的两条腿。最理想的状态是两条腿可以互相转化,即工作即是自己的热爱。这就需要我们有意识地去发现日常工作和生活中很多看似无趣甚至被我们想当然而忽略到的细节。通过前文介绍的三个幸福时刻的练习,能够有效帮助我们提升对工作和生活的兴趣度。前面分享的各种冥想技能都旨在训练并提升我们观察当下的专注能力。

    当我们的感受性日趋丰富的时候,觉察身边细小事物的能力逐渐增强,这种将无意识意识化的过程就能够帮助我们不断扩大热爱的边界。

    对很多人来说,从责任中寻找热爱可能颇具挑战性,但是从责任中找到积极体验,是有很大空间的。只要我们有意识的去觉察,总会发现那些,没有那么令人讨厌的部分,也能发现自己更为擅长的,能够得到他人认可的部分。因此,当我们以韧性提升和终身成长为目标时,就需要有意识地去关注和转化那些看似在浪费时间,实则可以激发出不一样体验的事件,不要以偏概全地过快否认工作和生活的价值。

    4.建立一个连贯性的目标架构。

    传统的目标管理方法强调将大目标分解成阶段性小目标,然后把小目标按照重要程度排序。虽然目标分解有利于提高时间管理效率,帮助人们降低焦虑,但过度以重要程度作为判断优先顺序的标准,使人们在难分伯仲的各种目标中犹豫、徘徊并迷失。实际上,以持续小赢为基础的目标分解没有问题,而核心问题出在我们很多时候并没有真正想清楚目标与目标之间的关系。换言之,建立一个连贯性的目标架构以实现体系化的持续小赢,是将时间管理的不同维度与热爱的不同象限进行有机融合的重要思维角度转换。

    二、意义树

    1.建立连贯性目标体系。

    目标存在的意义在于帮助人们确定努力的方向,它关乎我们希望达成的结果。研究发现,在制定目标时,人们的着眼点一般在中层目标或者底层小目标,很少有人在制定目标时能够直接说出顶层目标。

    我们有时并不清楚不同的底层小目标是为了实现什么,或者只有中层目标的设定,而没有具体实现行动。更为普遍的现象,是人们常常止步于多个中层目标的思考,随之陷入忙碌的行为,至于实现这个这些每天为之努力的中层目标是为了什么,我们却没有更为深入的系统性的思考。

    顶层目标像一枚指南针,为下面所有不同层级的目标提供了方向和意义。顶层目标和中层目标、底层小目标构成了连贯性目标体系,它可以帮助我们从理论的角度,更好地理解目标与目标之间的架构关系。

    由于我们拥有的时间和精力都是有限的,连贯性目标体系能够帮助我们清晰地认识到该如何聚焦。连贯性目标架构越清晰,我们越容易找到自己专注的热爱。

    当我们画出自己的目标体系图时,如果发现为达成一定的目标耗费了很多时间,但其实这些目标和我们长远意义的追求并没有直接关系时,这时,我们就要学会放弃与目标体系无关的耗损。

    2.意义树

    连贯性目标体系从理论角度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改变思维模式的基础。但在现实中,我们的任何行为都能够被一个顶层目标指引,是一个过于理论化和理想化的状态。将理论框架转为实践中具有可操作性的模型就是意义树。

    大树在土壤下面是盘根错节的根部,它代表了我们每个人希望倾此一生去实现的终极意义。

    从根部由下至上螺旋式上升,枝繁叶茂地生长出高低不同的果实,代表人生中希望达成的不同的目标。果实之间看似互不相连,实际上它们都以不同的方式与根部紧密连接。果实的生长速度和最终的大小都不尽相同,但它们遵循相同的规律,甚至一些过大的果实会导致其他果实的夭折。因此,这种意在长远的目标体系,不会过度聚焦于某一个果实的长成,因为每一个目标的实现都会或多或少的影响其他目标,而且每个目标都可以清晰追溯到其根源并由此被指引,那就是我们追求的顶层目标,也就是人生的意义所在。

    为了将意义树形象地描绘出来,我们需要将“热爱四象限”与“时间四象限”相结合,去探究行为与目标之间的关联。

    意义树的梳理是一个相对长期的、持续性的、渐进的过程。对于人生意义,我们需要定期回顾和检视,才能及时调整或改变航线。外部环境和自身的认知在持续发生着变化,因此我们的意义树本身需要具备一定的适应性。目标系统的梳理并非一日之功,坚持通过小影行动实现目标的过程,就像是意义树向上生长,枝繁叶茂。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连贯目标体系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bztvj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