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偶像之光

偶像之光

作者: 阿加莎聊心理成长 | 来源:发表于2020-01-28 23:26 被阅读0次
偶像之光

演员张涵予参加综艺节目《熟悉的味道》时,她所要致谢的人,不是父母兄弟也不是亲朋好友,居然是日本的已故演员高仓健。张涵予说,十几岁看了高仓健主演的《追捕》之后,就立志成为他那样的演员。一生未变,终有所成。

可见孩子追慕偶像,未见得是什么坏事。偶像是光,可以指引前进。关键是要让孩子明白,若要追上光,你必须脚踏实地,拼命奔跑。

昨日凌晨,美国NBA巨星科比因为直升机坠毁意外去世。朋友圈、公众号很多人发文悼念他。

而有些朋友圈出现这样的声音

――

如:这80多岁的老人没日没夜的为你们保命,不见有几人发圈,一个对你没实际帮助的人坠机却刷屏了。

如:这个民族需要什么?!国难当前一大批逆风而上,冒着生命危险,奋战一线的众多医护人员,才是大家该惦记的。 一个球员固然有他的可取之处,但满世界哭泣,我是看不惯。

也有些人问,这个时期应该发一个外国人的信息吗?

所以,你会看到这些责备或质问为何要致敬科比精神的人。

我不是球迷,但我知道每个人心中都有属于自己的挚爱。他们在我们心中闪闪发光,指引我们前行。

其实,我们同时可以敬重钟院士,也可以缅怀科比。

我想说,当一个精神,成为了一种符号 ,成为了一种象征,一种鼓舞人们向上的文化,它就是无分国界的了,它是人类精神文明上的一笔财富,科比的精神,鼓舞人们面对困难不畏惧退缩,这正是人们现在面对疫情,需要具备的一种精神。

当全国人民在疫情的打击下,需要鼓励时,又一个陪伴多人成长,象征坚强的精神模范离去了,自然会是精神的双重打击,难免流露哀叹与悲伤。

其实首先,致敬了科比的人,不代表就是不致敬钟南山的。大家都一样是致敬钟南山的。

因为他们两位都是树立了良善精神于人们的精神模范。

我不禁觉得,国人需要多些同理心。去看见,这是一种善意。

而非指责和质问别人为何致敬科比的精神,为何要缅怀科比精神。

当人们忽略了科比精神的社会价值,文明价值,却以一种“外国人” “打球的” 粗浅概念来进行标签,概念打包。不禁要问,这符合人们对待良善精神的一种良知体现吗?

这是不是一种对良善精神的一种不屑,贬低和抵触呢?

这也无异于让别人无视一个值得尊敬的良善精神和榜样,不是吗?

这样有利于让人们去致敬钟南山医生吗?

在我看来,指责质问缅怀科比精神的行为,无非更多可能增加了人们对于榜样概念的是非混淆,在这个特殊阶段,也增加了更多不必要的精神分歧。

如果我们是想要提醒大家注意关心重视钟南山医生,其实不必要以诋毁一个良善精神榜样以来衬托另一个良善的精神榜样。

不必要把同是良善精神的榜样再去分别对立,这样的做法本身就是矛盾的。

很多质问的人,想必一方面不了解科比精神,一方面也并未感受过它带给这个世界的正面影响,在这个相对和平的年代,多少孩子的成长是受到科比精神的鼓励和影响而选择做有益身心和正确的事。

并且,科比在中国成立有科比基金会,为中国地震灾区做过很多贡献与支持。就算他是一个外国人,对中国不是一样有过很多贡献吗?

对人们来说,科比是一种积极的模范榜样。这种精神是没有国界的。

试问,科比不和钟南山医生一样,值得致敬吗?

我们也许应该庆幸的是,人们也还会为科比的离去而感到悲伤,因为这也体现了大家还有良知与人性。同样,有此良知与人性的人,相信一样会尊重致敬钟南山医生,并也以之为良善精神的榜样。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偶像之光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bztvth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