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haomeiwen.com/i1467510/7307ff254f1a78bc.jpg)
本文三千字,预计将花费您5分钟的时间阅读完~
上海,不是第一次去,但每次去总会有些让我记忆深刻的东西,不是那里的灯红酒绿、也不是国际化的视觉冲击,而是旅行中那些让我哭笑不得或是倍感温馨的瞬间,有小意外,有小惊喜,有小烦怒,正是这些细小的东西让我记住了上海,构成日后回忆的素材。
五一小长假选择去上海实在不是明智之举,可是作为一名合格的上班族,我们只有法定节假日这个时间点有机会出门走走看看。上海知名的、不知名的景点就那么多,不管怎么选,都逃脱不了人多的事实。
我们看一样的风景,吃一样的餐厅,喝一样的水,甚至还穿着同样的衣服,拍着同样的照片,很多人会觉得这样好没意思,还不如待在家里自在。是啊,在拥挤的人群和“釜山行”既视感的队伍中,我的确有些后悔,老老实实待在家里,看看喜爱的书多好,既安静又没人打扰,更不用浪费大量的时间去排队等待。
可是,一开始我就是知道假期人会那么多,而那些和我有着同样行程的人也知道,没有人喜欢排队、拥挤和吵闹,那么我们为什么会选择来到这里呢?因为想要看看不同的风景,换一个环境散散心啊。
虽然都是一样的风景,一样的装扮,但我相信在他们的朋友圈里一定是截然不同的分享,正是因为每个人的感知力不同,所以才会有那么多的人涌向同样的城市。有些人也许是为了感受大城市的繁华,有些人是为了散散心,而有些人只是想找一个陌生的地方看一看,不在乎去哪里,只想遇见一个全新的自己,享受一个人的自由。
以前会觉得,旅行一定要去风景美、文化底蕴深厚的地方,而且去过的地方也不想再去。那时候觉得旅行的意义应该是看不同的风景,体验不同的生活方式,开阔自己的眼界,现在觉得旅行中更重要的是找到自己,找到在自己熟悉的地方不曾遇见的自己。
旅行中,会遇见有趣的人,有趣的事,也会遇上不顺心的人,不顺心的事,而面对这些事情我们以什么样的态度去处理,是值得深思的。
开始一段新的旅程,每个人的心态都是放松的,因此无论面对什么事也都是自己真实的反应,我想,旅行中的我们可能跟接近那个真实的自己。
西藏和云南是我梦中的旅游胜地,至今还没能踏上那片土地。因为向往和憧憬,对那片土地充满了美好的幻想,而且总想留一个完整的时间去这些地方,不想匆匆地去,匆匆地走,也不想在很穷的时候踏足,对于这些特别想去的地方,总想把最好的时间,最好的心情留给它们,想要有那么一点点的仪式感。
这份仪式感也许会给我的体验之旅带来些许失望,但因为有了充足的准备,我想体验也不会差到哪里去。说走就走的旅行固然浪漫,可是体会过一两次也就行了,毕竟我们的时间和金钱有时候并不允许我们这样放肆洒脱。
2013年第一次去上海,那时候还是一个穷学生,凌晨一点多和室友坐着绿皮火车,怀着激动又向往的心情过去。那时候为了省点钱,在学生证上动了点小手脚,买了半价的学生票。
本以为可以省下两百多块钱,结果在上海站出站时被工作人员识破,当时又尴尬、又羞愧,真想找个地缝钻进去。那时候脸皮太薄,被人说几句就感觉受不了,主要是多花了一笔钱,觉得心疼。
第一天去了城隍庙、豫园、外滩,现在想来没有什么特别值得记住的东西,只是记得那里的食物真的好贵,还好当时带了许多零食,没有在景区花钱,现在想来,还真是佩服自己的明智,只是很抱歉没能为景区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啦。
到外滩的时候是下午,虽然有些热,但感觉很棒,第一次见到东方明珠,看见外滩,很激动,不知道当时为啥激动,可能那是第一次外出旅游,南京路步行街的繁华和外滩对面的欧式建筑给我带来很大的视觉冲击。
上海之行最难忘的的应该就是露宿街头的体验了。因为没有提前预定酒店,当天又在陆家嘴一带玩到很晚,想就近找酒店,没有找到,估计就算有,以当时我们的经济情况,也是负担不起的。
没地方住的我们,只能找附近的麦当劳和肯德基,发现一家麦当劳之后很兴奋,想着终于有地方可以坐一会,或者眯一小会,我俩兴冲冲地去点了一杯咖啡,打算一直待到天亮,可是凌晨一点多的时候,工作人员告诉我们说,他们要打烊了!
谁说麦当劳都是24小时营业的,我们可能遇上了一家假的麦当劳!从麦当劳出来之后,因为手机没电,我们找地方充电,发现公共厕所里有插座,而且还挺暖和,当时虽然是初夏,但凌晨还是很冷的,我们想,大不了就在厕所待着好了。(PS:厕所是很干净哒)
结果到了凌晨两点多的样子,看守卫生间的大爷说卫生间要锁门了,我们又一次被赶了出去。那时候,凌晨五点多天就亮了,可是对我们来说,真的很难熬。一方面是冷,没地儿坐,一方面还有些隐隐的害怕,毕竟两个女孩子,虽然灯火通明,但还是有些小紧张的。
现在想来,那时候还真的是“初生牛犊不怕虎”,想想真有些后怕。虽然经历不怎么值得赞赏,但每一次想起这次旅行,印象最深的就是这次体验。旅行的意义并不在于看了什么风景,重要的是体验到了什么,不管好的坏的,都是风景。
这个五一又一次去了上海,重去了城隍庙、外滩,去了上次没去的田子坊,体验感还是蛮强的,就是人超级多,多到无法形容。
城隍庙还是一如既往地热闹,那些店铺好像还是当初的那些,虽然店铺人满为患,但真正买东西的人并不多,毕竟大家都不是傻瓜。
这次去外滩是晚上,隔着黄浦江看东方明珠电视塔真的很美,只是为了拍一张满意的照片,等了很长时间,人太多,总要等到别人看完、拍完,我们才能挤上去。
田子坊非常值得一去,虽然这样文艺小清新的地方见了很多,也都差别不大,但每去一个新的城市,我还是会去那样的地方走一走,逛一逛,买买小礼物、写写明信片。
去过武汉的昙华林,厦门的鼓浪屿,杭州的清河坊……城市不同,这些店铺却大同小异。文艺青年总爱逛这些地方,一方面吐槽这样的地方太过于商业化,一方面又忍不住去探一探。
很多人去这些地方,是为了满足自己的小情怀,可是作为商家,赚钱是他们唯一需要关心的事情,没有盈利,拿什么满足那些文青们的情怀。我一直不承认自己是文艺青年,虽然做的很多事在别人的眼里“很文艺”,可我觉得这并不是文艺。
读书,写信,寄明信片是我的爱好,喜欢那些新奇的小玩意儿和华而不实的东西也只是满足自己视觉的享受,我想,应该有很多人和我一样,追求简单自由的生活,珍惜生活中点滴的美好,有时候还想要把日子过得稍微有那么一丝仪式感。归根结底,我们只是一群想要把每一天都过得充实,取悦自己,让自己最大程度享受生活的人。
这次去上海是和大学室友一起去的,虽然平时聊天不多,但见面之后还是非常亲切,总感觉有说不完的话,我们问询彼此的近况,聊以前的同学,谈现在的烦恼,工作、生活和对象是永恒的主题。
这次上海之旅对我来说,不像是一次旅行,更像是一次贴心的交谈,打着旅行的幌子,在一个陌生的地方,两个熟识的人,谈着彼此的生活,我们太久没见,有太多的话想说,而且有些话不是谁都可以说,懂你的人,说一句,他们就懂了。
平日的生活里,上班和睡觉占据了绝大部分的时间,剩下的闲暇时光想做些自己感兴趣的事情,有时候好几个月都想不起来联系老朋友,有时是我没时间,有时是她没时间,找一个大家都空闲的时间,实属难得。
以前会很羡慕那些交际广,人缘好,朋友多的人,现在一点儿也不羡慕。每一段友情都需要心力维护,而我们的空余时间是有限的,我想象不出那些人是怎么分配时间的。我的朋友不多,但留下来的都是值得一生珍惜的好朋友,之前不懂“年纪越大朋友越少”的含义,现在明白了,不是朋友越来越少,而是留下的都是真朋友。
现在不太愿意花费时间去结交新朋友,除非真的谈得来,有共鸣,否则不愿意浪费自己的时间。毕竟每个人的时间都是有限的,把时间花费在爱我关心我的人身上,总比那些无意义的社交要好得多。
人生的列车有人上,有人下,和下车的人好好告别,陪伴在身边的人好好珍惜,也就够了。
那些依然陪在我身边的朋友们,感谢你们来到我的生命当中,么么哒~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