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开洞窟的那扇木窄门,导游随即打开了洞窟所有的灯,还是有些暗淡,少顷,眼睛适应了环境,蓦然发现,一尊大佛立在眼前,我抬头,是一座3米多高的释迦牟尼立像,北宋年代制作的,旁边左侧站着一位双手合十的少年,这就是佛教史上著名的“释迦会子”,即成佛后的释迦牟尼回家看望儿子罗睺罗的情景。
这是悬崖上的佛国,麦积山石窟的133号特窟,也叫万佛洞、碑洞,近100平米的大洞窟,有许多令人眼花缭乱又历史文化价值极高的18块石碑,还有泥塑、石刻、壁画作品,抬头见佛,低头有佛,左侧是佛,右侧还是佛,真是“万躯菩萨引于一堂”(唐末五代诗人王仁裕的《玉堂闲话》)。如北魏时期的千佛碑,碑的前后左右四面刻满了形态各异的佛像;还有佛传故事碑,用12幅雕刻讲述了佛陀的一生,从乘象入胎、树下诞生、山林出家、降魔成道到释迦说法、涅槃入寂。最让人欢喜的是东北角的一个高不足一米的约十岁左右的小沙弥,头略低,眼细眯,嘴微翘,面露天真无邪、质朴憨厚的微笑,特别感染人,小沙弥的这种宁静温柔、神情和悦的笑被冠于“东方微笑”。可最打动人、让人心酸落泪的还是那尊释迦会子塑像。
我一边听导游讲着,眼前仿佛幻化着当时的场景,成佛的释迦牟尼风尘仆仆的得道归乡,村里的乡里乡亲听到消息赶来迎接,一个六七岁的叫罗睺罗的孩童兴奋激动地跑在最前面,那是他从未见过的父亲回来了。当年一心修佛的悉达多别妻离子,出家修道,当然据传说,悉达多指腹成孕,孩子当时还在母腹中,悉达多把毕生精力放在了苦修,苦修不成,悟道修行,以求解脱众生生老病死的苦恼,终于菩提树下顿悟创立佛教,此时的悉达多已经成了释迦牟尼,电影中久别重逢的镜头一一闪现,释迦牟尼快步上前,满脸泪水的孩子小跑着,父子俩好像是有感应似的,就在我们想象着拥抱、哭喊、紧紧地拥抱、涕泪横流的脸是我们多么期待,也是多么理所当然的时候,镜头戛然而止,停留在悲欣交集的悉达多或是欲言又止的释迦牟尼身体前倾着,伸着的手在儿子头顶上却并未触摸到的一瞬。
而这个从未见过也从未享受过父爱的不到七岁的孩子怯怯地、含着泪,委屈、激动、压抑的低下头,双手合十于胸前,像是等待父亲那双温热的大手的抚摸,期待父亲那个深深地拥抱,也像是有距离感的敬仰。
我看着那个低头不语懂事明理的孩子,真想过去一把搂住,抚摸他小小的头顶和微颤弱弱的身子,就这么紧紧地抱住,不松手。
我相信,释迦牟尼看见爱子的瞬间,柔情爱意涌上心头,即便是贵为超出凡界的佛陀,此刻也更愿意做世俗的人,就做一个普普通通的父亲,做一个哭哭笑笑情感外溢的父亲,做一个搂搂抱抱亲吻着孩子的父亲,做一个歉疚的给孩子认错的父亲,可是,释迦牟尼更是一位一心为众生解脱苦难的佛陀,当年儿子出生时的谶语,要他远离不见这个孩子,抑制内心杂音,才能保住孩子性命,才能修得真谛,方得正觉,罗睺罗这个名字的印度语就是“覆障”之意,覆盖业障,远离羁绊,挣脱束缚,抵御诱惑。
他做到了,他得到了。所以他的眼里、心里有儿子,也有普罗大众,所以他会说:“我视一切众生如罗睺罗”,“整个世间都是我的家”。人一生的苦又岂止是别离?爱有时候就是离开,解脱必从爱欲着手,熄灭贪爱,就是涅槃。
导游看我们身陷在感情的漩涡不能自已,就大声告诉我们看一个神奇的现象,然后带我们从大佛的正面转到侧面,说:大家抬头看看吧。果真是一个不同于正面大佛表情和神情的佛陀面目。是一种浓浓父爱的释放,一种无以补偿的内疚,一种无言的伤感,一种大爱的悲悯,侧面或许是人们不易看到的一面,也恰恰是最不防备最真实的一面,他所有吃过的苦,所有经历的磨难,所有不被人知的苦楚和无奈,都不想让孩子和其他人再经受,普度众生是他的责任也是他的使命。
真佩服这个创作大佛的北宋匠人,宋代的佛教艺术已慢慢走向世俗,将人间的佛与现实的人巧妙结合起来,这位匠人一定是个好父亲,他能感受人间不可割舍的父子之情,能感同身受的理解久别重逢的悲喜交加,他不自觉地凿刻着溢于言表的爱子之情,我想象着他在凿刻罗睺罗的雕像时,仿佛在宽慰着罗睺罗,自言自语到:你的父亲是爱你的,他没有忘了你,他回来是拯救我们的,你也要向他学佛,亲情是佛,母爱、父爱也是佛,父母是应敬的佛呀。
所以这位匠人的眼里的释迦牟尼是佛也是人,不仅是似水柔情的父亲,也是万人敬仰的觉者,更是担当重大且艰险使命的佛陀,正面的佛陀严肃凝重、庄重大度,他要唤起众生的觉知,解脱众生的苦难,达到“一切众生皆具佛性,皆可成佛”的愿景。
其实,又何止这位宋代匠人的成功创作呢?作为中国四大石窟之一的麦积山石窟云集了十多个朝代的泥塑、石刻、壁画作品,尤其是因为松散的沙硕岩结构,更适宜采用泥塑,麦积山的泥胎和彩塑雕像达上万件,都是以精细优美的泥塑著称,是一个不断代的中国泥塑通史博物馆。221座洞窟全都开凿于悬崖绝壁上,以栈道相连,有“砍尽南山柴,修起麦积崖”之说,修建之艰难可见一斑。
麦积山本身就很奇特,是在秦岭的绵绵山脉的一个叫小陇山的突起了一座形似农家麦垛的孤峰,当时的秦州就是现在的天水,是古丝绸之路甘肃河西走廊的重镇,甘肃境内丝绸之路上,先后出现了众多石窟,甘谷的大像山石窟、敦煌的莫高窟以及秦州的麦积山石窟,1600年前麦积山可是禅僧聚集之地呀,才会有了麦积山上散花楼、七佛阁、千佛廊、殿堂式大窟等享誉世界的精美雕像。
正胡乱想着,导游又招呼大家聚到门口,突然灯光灭了,一片黑暗,洞窟门徐徐打开,导游说:“看,大佛的眼睛。”顶天立地的大佛,眼睛明亮闪闪发光,眼神坚毅充满慈悲,仔细看去,竟无一点伤感之情,佛陀的慈悲是给天下凡夫众生的,佛陀的慈爱与世俗的父爱同也不同,不同也同。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