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心理
我们对孩子的过度期待中,藏着对自己深深的不满

我们对孩子的过度期待中,藏着对自己深深的不满

作者: 木末相看 | 来源:发表于2018-05-20 08:51 被阅读46次

    (一)过度期望就是虐待

    有一天,儿子忽然冒出一句让我伤神的话:妈,你讲理挺厉害的,可我就是不想听,扎心啊!

    我一时无语,竟然想不起到底对他说过什么“扎心”的话。

    沉住气问儿子,到底哪些话让他“扎心”,结果就是些多读书啊,别磨蹭啊,少玩游戏啊,学霸不是吹出来的这些。

    这不是每个妈妈都会对孩子叨叨的嘛,哪个妈妈对孩子没有这些期待呢?

    当时忍着没和他理论,但心里却写满了“不服”,我这还不是希望你好吗?!

    最近,看了曾奇峰老师的《过度期望就是虐待》,才恍然大悟,也许,儿子说的“扎心”就是这种被虐的感觉吧。

    过度期望的背后,隐藏着不满,当不满增加到一定程度时,就可以被察觉,就可能造成心理伤害。

    反复看这句话,再回味一下我那些“希望你好”的期待,全都变了味,每一句都包藏着对他的不满。

    多读书——就知道玩,有空就不能看看书?不趁着小学读几本大部头,到了中学哪还有时间?读书少怎么能学好?怎么打开视野?怎么和人竞争?

    别磨蹭——这么点儿作业,磨磨唧唧一两个小时,就不能效率高点儿吗?有没有时间观念,有没有计划性?

    少玩游戏——说好了二十分钟,拿着手机就不撒手,一点儿都不自觉,到底是你玩游戏,还是游戏玩你?

    学霸不是吹出来的——计算都能出错,还想当什么学霸,开玩笑!就不能认真点儿,努力点儿吗?!

    这些潜台词,都在明修栈道暗度陈仓地传达我对儿子的不满,所有我觉得他需要改变,可以做得更好的期待背后,都藏着对现在的他的否定与不接纳。

    说白了,积极期待的前提是对孩子的基本肯定,孩子能从中感受到力量与支持,而过度期待的前提则是对孩子的否定,孩子当然会感受到压力与打击。

    我们在意识层面上说的是“希望你好”,可在潜意识层面传达的却是“你不够好”。

    这一切,儿子说不清楚,却真真切切地感受到了,所以他才会说“扎心”吧。

    (二)怕什么,来什么

    看了那么多教育孩子的书,却还是不自觉地让孩子有这样被否定的感受,问题到底出在哪里?

    给予他人过度期待,实际上是向他人传递自己的焦虑的一种方式,简单地说就是推卸责任。

    没错,很多时候,对于学习,大人比孩子更为焦虑。

    我们当然可以为自己找各种冠冕堂皇的理由,社会竞争激烈,人才更迭迅疾,孩子小不懂事想不长远,父母考虑得多当然会焦虑。

    但是,这样的焦虑,真的对孩子有帮助吗?是成绩提高了,还是能力增强了?是更有学习动力了,还是更自律了?

    儿子还是一如既往地磨蹭,大意,随心情看书,经常打游戏。

    而更严重的情况是,我们饱含焦虑的过度期待,甚至还可能让孩子朝着相反的方向走去。

    一对名校毕业的夫妻,用尽心思培养孩子,希望孩子也能读名牌,但孩子的成绩却一路下滑,最终高考成绩连本科线都不到。

    一位特不喜欢悲观的父亲 ,从小就教育儿子要乐观,但儿子却越来越悲观了。

    这背后的心理运作机制,到底是什么呢?

    (三)被压抑的生命力

    原来,过度期待,往往具有正反相对的两面。正面是对某些特质超乎寻常的渴望,反面则是对与之相反的特质超乎寻常的恐惧。

    我们特别渴望孩子能够勤奋,高效,优秀,成功,乐观,往往是因为我们特别害怕孩子会懒惰,拖延,无能,失败,悲观。

    但是,优劣,好坏,胜负,荣辱,A与-A,这些相反相成的特质,真的能截然分离,独守其一吗?

    老子在《道德经》中说,“知其白,守其黑,为天下式”,强调的就是这些看似对立的特质往往是不可分割的。

    西方心理学家荣格提出“人格与阴影”说,认为我们每个人都有一个外显的人格,而和这个人格对立的“阴影”则藏在潜意识的深处。

    武志红老师也在他的课程中讲,每个人身上都有“好我”与“坏我”,A与-A在一个人身上并存,这是不可否认的真理。

    切断与-A 的链接,实际上就是压抑了一部分生命力。

    当自体虚弱时,我们不能接纳自身的-A,无法承受面对-A时糟糕的感受,心理防御机制就会将其压抑进潜意识, 并会不自觉地将其投射到他人身上。

    也就是说,真正让我们焦虑的,可能不是孩子不够好,而是我们在潜意识中觉得自己不够好,而由于不能承受这种感觉,所以就把它投射到了孩子身上。

    投射到他人身上,一方面可以让我们逃避内在不好的感受,另一方面,又在批评孩子的过程中找到了某种优越感,让自己感觉到“我是好的”。

    当然,这看似曲折复杂的心理过程大都是在潜意识中自动完成的。

    (四)“我不够好”的轮回

    一旦对此有了觉知,就可以扩大意识的范围,去看看我们对孩子的过度期待中,到底蕴藏着什么值得挖掘的宝藏。

    原来,对孩子的过度期待中,藏着我们对自己深深的不满。

    认清了这一点,我们就可以顺藤摸瓜,问问自己,到底为什么会对自己如此不满?

    也许,只要回想一下,孩子是怎样从一个不知道考试为何物的懵懂顽童,变成了提到考试就愁眉苦脸,考不好都不敢把试卷给你看的忧郁少年的历程,答案便不言自明了。

    当年的我们,在感受到来自我们最信赖的父母以负面的期待传达出的否定时,也会有这种“扎心”的感觉吧。

    而我们的父母,祖父母,没有能力和机会去探究他们内心深处,那些莫名其妙的恐惧。那种“我不够好”的感受,深深刻印在他们的灵魂中,并像轮回般,以过度期待的方式,代代相传。

    (五)让自己的东西变成自己的

    是时候,拿回我们自己的恐惧,承担我们自己的责任了。

    ⒈ 试着对小时候那个不自觉地用过度期待否定你,打击你的妈妈,或者说今天那个已经被我们内化的头脑妈妈说:

    我也许永远不会像你期望的那么好,但我希望我能够做到像自己期望的那么好,这就足够了。

    看到曾老师写的这句话,跟着读的时候,当年那个在妈妈的责骂下手足无措的小女孩一下就浮现在眼前,感觉每读一次,她的力量就增强了一点。

    每次因孩子而焦虑甚至抓狂的时候,尝试先回过头来,处理自己的恐惧,多对自己说几次,我们对自己的过度期待就会慢慢松动,最终放下那些早已不合时宜的内在圈套。

    ⒉ 学着看见并接纳-A

    ①一条一条写下因恐惧而对自己产生的过度期待,比方说,我绝对不能失败。

    仔细体会,说这句话时身心的感受,后背会不会耸起,呼吸会不会急促,内心会不会很紧张?

    ②试着更换绝对否定的词语:我有时候可以失败。

    再次体会身心的感受,有没有松一口气?

    ③试着找出-A 存在的合理性:初次做某事,我可以失败;

                                                    超出能力范围的事,我可以失败;

                                                    不喜欢又不得不做的事,我可以失败……

    再体会一次,有没有感觉更自由,更有力量了?

    正如武老师所说,当我们能够拥抱人格特质的对立面,告诉自己,“我既可以A,也可以-A,我可以同时拥有A与-A”的时候,实际上就唤醒了那部分被压抑的生命力,这会让我们更有活力,创造力。

    ⒊ 为自己的期望承担责任

    一个人能够承担责任的基本前提,就是他有充分的自由。如果一个人被他人过度期望,他就变成了他人期望的奴隶,他活着的目标,只不过是满足他人的期望而已。

    父母的过度期待,会让孩子处在不是自己满足自己需要的动力驱动中,而是被他人的期望所驱动。这就剥夺了他为自己活着的动力。

    当我们把父母的过度期待还给了他们,就不必再为满足他们的期望而活,就可以拥有为自己而活的动力和自由,也就能够为自己的期望承担起责任,而不必继续走那条老路,用过度期待去操控我们的孩子了。

    这时候,我们就可以把注意力放在为自己的期望做些什么上,而不是放在自我否定与批判,并通过投射来逃避责任上了。

    当我们对自己有了积极的期待,也就能学会如何给予孩子积极的期待,让他们因感受到肯定与鼓励而更有动力了。

    更喜欢武志红老师的那句话,

    比积极的期待好上太多个层次的是,满满的喜欢。

    用满满的喜欢,给孩子创造一个抱持性的环境,在他发展好时,认可他;在他受挫时,支持他:让他拥有为自己而活的内驱力。

    但是,如果我们还没有学会如此对待自己,那就很难在面对孩子身上各种让我们抓狂的A时保持冷静。

    所以,还是先学会给予自己满满的喜欢吧,如此,才有希望把满满的喜欢传递给我们亲爱的孩子。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我们对孩子的过度期待中,藏着对自己深深的不满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bzxid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