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一下概念,
闭合性创伤,苗语名为(叽葩捏朗相)指的是没有破皮的肌肉、筋膜、皮下组织等损伤?为跌、打、冲、撞、挤压及钝器等迅速作用所致,可造成血肿、疼痛等症状。
血瘀不散,积久可变毒,或是脓肿,若是天长日久,经常发痛,则为沉旧伤,也称发损。
那么关于受伤,例如活动不慎挫伤、扭伤、打扑伤、急性运动伤害,致关节肿痛影响动弹,或软组织局部红肿热痛,是应该冰敷还是热敷?不仅一般大众不清楚,有些医护专业人员也给不出确切指导。
其实,冰敷、热敷都是利用温度对组织的病变效应所做的物理治疗,若时机准确、方式对路,可明显减除病痛。
冰敷应分次做,间隔达30分钟或更久,每次不超过15至20分钟,因为低温环境持续过久,会使局部血管过度收缩造成冻伤,甚至对周边血管病变者,产生低温坏死。而关节部位的冰敷须以柔软服袋、内置碎冰块,轻轻覆盖损伤部位,才能均匀降温;切忌拿出冰冻层硬梆梆的冰袋,不仅无法有效冰敷,反而会在关节隆突处形成冻伤。
热敷则可促进血液循环,使局部血量增加,有助祛除肌肉疲劳所产生的乳酸堆积或炎性物质,消除局部炎症。温热可使人身心怡畅、肌肤舒展,因此,对慢性、长期的筋膜炎,腰背痛、颈肩症候群、疲劳综合征、局部酸痛、甚至失眠,都有相当缓解的效果。
冷热交替,劳损优先选择
运动创伤后久肿不消,治疗不当的足踝等关节扭伤,采用“热、冷交替式外敷”,效果明显;常规方法:首先于38至45度热水中,或热敷袋热敷4-6分钟,随即浸于10至15度冷水中冷敷2-3分钟,交替进行5次(最后一次是热水),再以绷带固定,每日两次,大都两周内就可见明显缓解。
在苗族苗医中对于此类问题的治法则是散血止痛,败毒消肿。
一般来说到山边采点草药,如辣蓼草,一口血,三百棒皮粉,山乌龟,八角莲,湖南血三七等任意几种就可以了,或捣烂调酒外敷,或干燥者研粉调酒外敷。
当然也可以骨伤酒,敷伤鲜药膏,敷挼伤肿膏,或者针刺拔罐放血法也是可以的。
但是因为这样的朋友没有办法体验到鲜药的神奇,故而运用现代冷敷疗法。辅助治疗使用苗玉堂活络消痛膏就能够见到非常好的效果了
这是第九篇,第十篇说说为啥破皮不能贴?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