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昨天是12月4日,今天是5日,因为今天的一个问题,让我想到了师傅昨天下午对病患说的话。
在此举一反三,简单阐述一下观点吧。
今天有个人问,苗玉堂膏药贴多久能够治愈?咱们先按下我的回复不表,说一下昨天下午的一段对话。
师傅在为一朋友诊断之后说,你有慢性咽炎啊!
答曰:有,但不是很严重。
师傅曰:这个病是让人很无奈的问题。
答曰:反反复复,好了又犯,犯了又好,那师傅这个咽炎有的治吗?
师曰:这咽喉炎虽能治愈,但是遇到感冒又会复发,故而要做承诺了。
答曰:确实如此,每次都是好好的,但凡遇上感冒咳嗽,一二十天下来就又犯了,甚是难受。
其实很多时候,有些病痛可以治愈的,但是这个再次复发或者准确的来说叫二次感染才是大问题,以感冒来说,每一次的感冒都是不同的,每一次的痊愈都不可能终生不在得了,但是这个感冒只是难受一段时间,对我们来说不构成什么大的伤害,所以我们一般不拿他当回事儿,而其他问题则不一样,如风湿骨痛,一旦形成病灶则很难拔除断根儿。

但是,总有一些人盼望着能够得遇神医神药,妙手回春,达到完全断根儿。这种情况存在不存在呢?
答案是肯定的,存在。
但是这种情况也还是有前提条件的。
也就是说年龄不大,病情不重,病史不长,经过用药治疗完全可以康复。
反之,年龄又大,病情较重,病史又长,想要三日两日达到痊愈之目的,实在是有些为难了。
那么这么说,治病就千难万难了?
其实也不能一概而论的,有些朋友的问题,可能只是你自认为严重,实际上在苗医这里真的不是太严重,好治,也能够达到预期效果。

而有些人则只是认为自己没有问题,很是不愿意接受有病,有重病的事实,小病不治,大病靠拖延,就这样本来好好的身体就被拖垮了。
等到想治的时候己经错过了最佳治疗时机,
故而《黄帝内经》中素问篇的“阴阳应象大论”说了,故善治者治皮毛,其次治肌肤,其次治筋脉,其次治六腑,其次治五脏。治五脏者,半死半生也。
这里说的很是明确,小问题小毛病小疾病好治,六腑胜于五脏,筋脉胜于六腑,肌肤胜于筋脉,皮毛又胜于筋脉之好治。
我们都知道扁昔鸟见蔡桓公的故事,说的就是初见桓候之疾在肌肤,四十五日之后桓候去见马克思的故事,也就是说,扁昔鸟先生四见蔡老官,病情一天比一天加重,最后,见事儿不妙,赶紧桃之夭夭了。

师傅也在《中国苗族医学》中根据苗医药历史对病情发展原理的系统认识,将这病入皮毛,肌肤,筋脉,六腑,五脏,定为九分病论。
一两分病是小微病征,影响不了人体生灵能的破均衡力。这个也就是咱们常说的亚健康状态,人人都有一点点儿,可以不算病。
三四分病,意为轻病,有点儿对应中医的病入皮毛,内里尚未亏损,外部也只有不正常之表现。例如,颈椎痛,贴了一周膏药,艾灸一个月,好了。食欲尚可,只是反应不那么灵敏而已。
五六分病,这种情况下有点类似于行军打仗,两军对垒。我若顽强则敌退,敌若冥顽则我让。
这个时候就需要借助药力,外力了,形成立体疗法。
如昨日之颈椎痛,腰椎痛压迫坐骨神经痛致腿麻的两位朋友了。
内服煎汤草药十五日起,蒸汽疗法三次,正骨三次,只有如此才可使之逐渐康复。
七八分病,
苗医认为七八分病者为重病患者,生灵能亏损,病己严重,甚至需要开刀手术,放疗化疗了。
九分病则犹甚。换肾,换心,换头或有一线生机。
我们平常接触到的一些朋友,其实是介乎三四分病与五六分病之间。
所谓往前一步是黄昏,退后一步是人生的境界。
治的好就是恢复到一两分状态。
若在及时则有可能加重病情,走向七八分也未可知。
故而,我们都会仔细询问来诊朋友的年龄,职业,病史,病情诊断治疗,用药情况,就是要通过问诊来判断此为几分之病情。
治病不是儿戏,夸大其词是不可信的,也是站不住脚的。
我们会据实相告,而后会根据贴敷使用情况随时调整方案。
说老实话,我们可不想日后,如扁昔鸟一样,望而逃!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