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追回了骆驼马骡, 汤湘英却意识到茂源客栈人多眼杂,不便再住了。他原本在木垒有一些故旧朋友,只是出来时慌张没有联系,他在心里把近年与木垒走动交往的熟人捊了一遍,首先想到了张让。张让当年在湘军中以秀才身份入军,在汤湘英营中执掌往来公文和粮秣用度,是营标汤湘英的左膀右臂。晚清,湖南一批有才干的秀才、举人、甚至进士纷纷投笔从戎效力疆场,他们把儒家忠君爱国思想带入了军中,重视官兵的思想教育,定期会由各营文案幕僚对官兵宣讲忠君爱民的教谕。张让早年读书不只拘泥于四书五经,而是注重经世实用之学,并较早接受了西洋思想的影响,入伍后对西洋枪炮器械更加留意探究,在训谕中他能够接合实情,中西融合地向官兵讲解当兵守边的道理,还讲解一些卫生防疫,治病疗伤的方法,深受官兵拥戴。汤湘英从军前上过五年塾书粗通文墨,营中与张让脾性很是相投,一武一文相得益彰带出了一营虎贲弟兄。新疆平定后张让在木垒县做了一任鸿笔师爷粮草专员,便辞了公干专心垦田,后来又开了煤矿,成为富甲一方的财东。
第二天一早,向徐茂交待了一下,汤湘英父子便骑马出了县城向东而去,行了十里来地,便远远看到一处树木茂密的村庄,与周围很不相同,一档档田地整齐地铺开,平坦的石子路和灌溉的水渠,把农田划成了规范的经纬方格,道路两侧、水渠两边栽种了高大的白杨树,田里每相隔半里地又栽种了数排白杨树防风带,整个庄子被包裹在树木之中,虽然积雪覆盖着田地,看不到一丝绿色,但这里充满着生机和活力,没有了漠北的荒凉孤寂。树木挡住了凛冽的西北风,招来了成群的飞鸟,树木在这里播散下了生命的希望田野。骑在马上汤袭龙不住赞叹农田主人的精心规划。石子铺成的马路,在临近庄前时有意拐了一个弯再通向村庄一一张家堡。
夯土筑成的堡子有三丈多高,东面是正门,有一座高高的楼门子,南面和北面有两个小便门,西面则没有开门。从正门进了堡子南北的路道把堡子分为两半,张让是这里最大的地主,选在路南的中间向阳修了一处颇为阔气的宅院。
汤湘英父子以前来过这里,径直进了大门,先是个开阔的大院,两厢通两座别院,东面是圈棚,西面则是犁耧耙锄农具库房。这样的布局与官家正好相反,官家讲派场,车马杂什藏后院。农家讲实用,车辕放在前面,出门就能照看到骡马,出入很方便。汤湘英父子把马牵到东面的棚下,在横木上拴了马,再向里走去,一箭地开外,一座讲究的青砖雕花门楼子里嵌着双扇暗紫色的大门,两边连着厚实的青砖围墙,这里才算是真正到了主人的家。
门虚掩着,汤袭龙推开门,汤湘英抖了一下衣襟,便一脚踏进了大门。这是一所改进的四合院,正中两级台阶上向阳三间拔廊上房和两边的间耳房构成了院落的主体,东西两排厢房平地而建,基础比上房低了近两尺,也就显得低矮了不少,没有倒座房,所以只是三面有房,这样的布局很适合采光取暖。院中栽种了几棵杏树和梨树,冬日落业后,自然不遮挡阳光,春夏生出的密叶能挡住烈日,院内会十分凉爽。
他们的脚步声惊动了主人,从东厢房中走出一个三十多岁的男子,男子留着短发,穿一件蓝色呢子大衣,下身穿一条西洋紧色马裤,蹬一双高靿黑色皮靴,十分精干而时尚。男子不认识汤湘英父子,上前询问道:“二位是找谁?”
汤袭龙忙上前说道:“请问,我张家大在吗?”
年轻人正要说话,上房东耳房门吱地一声,张让揭开棉门帘走了出来,他看到汤家父子,连忙大声惊叫道:“汤大哥,是你呀!”一边把汤家父子向上房让,一边对汤湘英说:“这是小儿玉昆,刚从英国回来,不让识你们,怠慢了,怠慢了!”回还头又向儿子介绍了汤家父子。
上房内青砖铺地,正中一张长条桌前拼着一张方桌,方桌两侧摆着两把太师椅,宾主落坐后,汤袭龙和张玉昆坐在了两边摆放的椅子里。房内陈设简朴,但很干净整洁,条桌的正上方,一幅正楷书写的巜颜氏家训》,“黎明即起,洒扫庭除,内外要干净整齐……” 两边是一幅祥云宣纸隶书书写的对联:“诗书传家远,耕读继世长”,都是很平常的字轴,但挂在这里却是很贴切主人的生活环境和处世态度。
汤湘英也不拐弯抹角,把出来的经过说了一下,又说道:“冬季巴里坤冰雪封山,过不了天山,只得等来年春天四月以后冰雪融开再过。”
话说到这里张让自然懂得了他们的来意,忙说“这寒天腊月的,哪里都别去,我这里空房子多,又是农闲,你们就放心住下吧,我们兄弟好好唠唠,两个小弟兄也正好是个伴。”
汤湘英自是十分感激动,张让留住汤湘英喝酒,打发儿子张玉昆与汤龚龙回县城茂源客栈搬取家眷行李。
汤家全家和徐茂住进了张让家后面第二进院落,牲口交给了前面的车辕棚圈里。汤湘英每日跟张玉昆一起,听张玉昆讲西洋的社会制度,军事枪械,音乐文艺,地理建筑,近代科学,火车,汽车,蒸气机,还有会自动唱歌的留声机等等,听得汤龚龙天旋地晕,心神向往整天围着张玉昆转圈。天气好时,他们也一同骑马挎上猎枪去打黄羊,考查周围的矿产分布,采煤治铁,农业灌溉等等,这一切在汤袭龙面前打开了一个新鲜而陌生的世界,这与以前他所学习的东西和遵循的规则,真有天壤之别。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