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教育这方寸之地呆的时间越久,越想闹明白教育的目的是什么?本质是什么?
一,教育本真
有时候跳出局外回看局内,反而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这不,一位得道高僧谈及教育的目的时说的三句话,清晰明了,掷地有声:应该有三个层次:
一教学生知识,让他们通过考试,
二教学生品格,使他们能够传承优良的传统文化,
三教他们觉悟,让他们发现自我、实现超越。
僧人的言语,最后指向的是内心觉醒,僧人也是教育者,传授的是人生的大智慧。
内心觉知才是人的真正成熟。觉知就是学着看见、学着知晓和通透。
很多时候,一个人的成长和成熟意味着对现实妥协和理想渐行渐远,这个过程会有纠结和痛苦。但这也算是好事,能帮我们在理想与现实之间搭建桥梁,能够看到自己的不足,提醒自己离目标还远,不要一味沾沾自喜,提醒我们既不能脱离实际,又要胸怀理想,在痛苦中寻求突破,寻求涅槃。
不要把痛苦看成负担,而把它看成生命的组成部分,接受之后的悦纳才是与自己的所有过往握手言和。
二,清算自我
中国人大哲学系副教授周濂曾说过,从某种意义上看,人生是一场彻底的清算,一场自己与自己的本性进行的战争。在这场战斗中需要做的是清算智识上的无明,克服意志上的软弱,可以选择向古人今人亲人朋友陌生人求助,但归根结底你只有你自己,没有任何人可以依靠。
“这世界上只有你自己”可不是一句空话、白话,是大实话,是遍览世态、洗尽铅华以后真正解悟。
不同时期有不同的清算侧重点,不同阶段需要克服不同的障碍。
1,对于职场新手而言,最缺乏的是理性,包括理性思考和理性实践。
一切都不能让感性牵着鼻子走,务必要用理性来约束自己,不晓得如何落实就去多读书,读名家大师的书,多向身旁有经验的前辈取经。
2,取得了部分优异成绩成了有经验型教师时,最需补充的是理念,包括教育理念和人生理念,此时我们明白了怎么教很重要,教什么更重要,但如果能够思考为什么教就无限的接近于教育的本质了。
这就类似于哲学三问了,弄清楚“我是谁”——“我从哪里来”——“我要到哪里去”,做教师的弄明教什么(what)——怎么教(how)——为什么而教(why)。
万法归一,确实如此。
3,有了理念就会形成模式,成为专家,专家层面的人应该反观自己的理想——究竟有没有理想?有什么样的理想?毕竟,现实的滋润容易让人满足和陶醉。也有可能漂浮起来,走向教育之路的终结。
所以理性、理念、理想是人生重要的三个关键词,青年充满激情,最需要理性;中年不缺乏经验,最需要理念;老年过于保守可重温理想。人生一世,总要大步向前,勇敢攀登,而不要自怨自艾,或满腹牢骚。
就像下面一段话,读罢让人深思:
上帝喜欢恶作剧,他把每个人一生应该拥有的快乐放在了不同的地方,就看你能捡回多少,于是要走很多很多路,经历很多很多未知,才能找回失散多年的乐观,把一个阳光的自己完整拼齐。若你总在抱怨左右碰壁,这只说明你脚下的路还太窄,有时候要走得远一点才能把路走宽。
格局、眼界、视野永远是人生之路越走越宽阔的三驾马车。
三,选择与放弃
老祖先的话,往往蕴含至真、至朴、至善的哲理,就像“舍得”,有舍才有得。
一路跌跌撞撞有所扬弃之后,才懂得什么是自己想要的,哪些是不想要的,这时候自信和实力也就潜滋暗长了。
毕竟,自信是有实力做保证的,实力来源于一种专业的精神。
还是回到老本行,一名学科教师的职责所在是让每一个学生得到最大可能的发展,其中包括学业的发展,个人兴趣特长的发展,人格心理的发展。毕竟每一个学生在自己能力范围内取得成功,才是人称其为人的终结所在。
而让学生的学业得到充分发展,其实有很多途径,绝非只有补课一种,否则就容易将两者之间划等号,将学生等同于机器,如果课堂教学解决不了的问题,课后补习意义并不大,很可能解决问题的关键并在他处但因为教育理念和教育素养所限,看不到找不到,不知如何面对。
这就是一种扬弃,你选啥?舍啥?根据自己的学科素养、认知范畴、眼界视野权衡之后做出取舍。
人的一生无时无刻不在做决策,也无时无刻也无时无刻不在放弃。作出决定是一种放弃,因为你放弃了其他的选择,不做决定也是一种放弃,因为你放弃了主动选择的机会。
人的一生应当是积极进取的,要努力争取一些东西,但在争取的过程中必定会有所放弃,放弃的是小的、不需要的,争取的是大的、需要的,弃小而舍大,这是人之常情。
漫漫教坛路,寻芳探幽中。
网友评论